(来源:法制日报)
转自:法制日报
美娜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家庭照片“晒幸福”,然而,这个习惯竟给她带来一场麻烦。
2022年的一天,美娜在社交平台上收到陌生人李军的信息。通过对话,美娜得知有人盗用她的照片虚构身份,与李军网恋一年半,从李军处骗得12万余元。
在美娜的建议下,李军向警方报案,民警通过调查找到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王晶。
王晶承认自己盗用美娜及其女儿婷婷的多张照片,给自己立下“美容店老板”的人设,并以恋爱为名诈骗他人钱财。后来,王晶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虽然王晶已获刑,但美娜认为其侵犯自己和女儿的肖像权,应当赔偿损失。今年年初,美娜及女儿婷婷将王晶诉至乌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向自己及女儿分别赔偿5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王晶未经美娜许可,擅自下载、复制其及女儿肖像,并用于虚构身份,构成对美娜母女肖像权的侵害。且王晶盗用美娜母女的肖像实施网络诈骗,导致美娜被误认为是犯罪参与者,社会评价显著贬损,其精神持续焦虑,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严重精神损害”的构成要件。
同时,王晶擅自使用未成年人婷婷的照片虚构亲子身份,通过关联肖像与虚假身份强化欺骗性,对婷婷人格形象及社会交往产生潜在负面影响,更形成对家庭伦理与社会信任的双重破坏。
法院综合考量侵权行为的恶性程度、损害后果的复合性及社会价值的引导需求,酌定王晶分别赔偿美娜、婷婷精神损害抚慰金2.5万元、1.5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法官提醒
法律禁止任何肖像盗用行为,成年人肖像权受损应获救济;未成年人肖像权因人格发展特殊性,即便无严重即时损害仍受特殊保护,彰显“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