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社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指出,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不会对我国沿海造成灾害性影响。
2025年7月30日7时24分(北京时间),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强烈地震,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了海啸黄色预警。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海啸预报室副主任王培涛对新华社记者说,海啸黄色预警发布标准是“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产生0.3米(含)至1米的海啸波幅”,此次预计我国大陆沿海产生的海啸波幅为0.3米,不会对沿海地区造成灾害性影响。考虑到台风“竹节草”登陆可能产生叠加影响,按标准发布了黄色预警。
王培涛说,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分析,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其中,美国中途岛站监测到1米的海啸波,21416浮标监测到0.9米的海啸波,日本大船渡站监测到0.4米的海啸波,预计可能对我国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一定影响。
据此,预警中心继续针对我国台湾东部沿岸发布海啸黄色预警,同时解除浙江、上海沿岸的海啸黄色警报。
据介绍,由于天然岛链屏障,太平洋岛屿和暗礁能有效消耗海啸能量,大幅削弱太平洋海底地震海啸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冲击。同时东海、黄海属于宽广的大陆架海域,浅水地形加速海啸波能量衰减,使其难以形成破坏性高浪。我国近海地震多为平移断层,极少发生垂直错动,不易引发海底地形突变。历史记录显示,我国近海地震震级普遍较低(8级以上罕见)且震源较深,进一步降低了海啸风险。
王培涛说,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特别是在台风季,对叠加影响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防治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做到有备无虞。(记者王立彬)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