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7月29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合作交流会暨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对接会在大湾区(黄埔)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中心举行。会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低空与航天11条”),从项目引育、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等八大维度加码低空产业,单个条款最高奖励3000万元。
位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企业在进行飞行测试。资料图片据了解,2023年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对外发布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即“低空10条”以及政策实施细则。今年,该区再次推出该政策的升级版“低空与航天11条”。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低空产业规模已有约150亿元,汇聚低空产业上下游企业超50家。在该区全力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低空产业已成为黄埔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位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企业在进行飞行测试。资料图片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拿出了一系列有诚意、有力度、可操作的举措,从项目引育、基础设施、产业集聚、飞行服务、人才培训、适航审定、技术攻关、应用场景等维度给予资金支持。
真金白银支持和精准靶向服务是“低空与航天11条”的核心,单个条款最高奖励3000万元,主要针对相关企业取得航空器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两大关键证件。此外,还包括诸如单个项目落户最高补贴1000万元;参与该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每年最高可获补贴600万元;对载物、载人等示范项目最高给予300万元运营补贴;单个企业入住相关产业园区,租金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等。
在服务方面,政策支持整机制造企业开展智能航空器适航取证和本地配套率提升。以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广汽高域等整机制造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低空产业“链式”发展;增加无人机操作员、新型航空器驾驶员业务培训支持等。
政策扶持企业,而企业也在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的落地,助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低空产业持续壮大。作为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首批理事单位之一,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及旗下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国企优势,早布局、早谋划,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伟文表示,交投集团及低空产业公司通过“新基建+场景+园区+基金”四位一体布局,在低空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埔经验”,力争到今年底助力全区集聚低空企业超100家。此外,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联合黄埔海关、相关外贸企业开通全国首条保税物流航线,较传统运输方式可压缩运输时间50%,综合成本节约至少10%,打造“低空经济+特殊监管区域”新标杆场景,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在活动现场,广州市新航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雷电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被吸纳为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新增的理事单位和成员单位。新航科技是目前国内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照明领域的细分龙头;中雷电科自主研发的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硬件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产品覆盖低空安防、载具导航、通信基建等刚需场景,有望成为该领域核心供应商。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大厅迎来了一场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特别意义的敲钟仪式,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正式上市,总发行规模5.84亿元。这份来自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学城集团的金融创新项目,将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深度融入黄埔推动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大局,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过“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模式,目前已成功招商通航企业落户黄埔,并与数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黄埔为低空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自由的发展环境,这是为什么许多细分领域的科技企业愿意来这的原因。”广州中雷电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星洋表示,正是因为黄埔的产业环境,企业才能不断去实现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新的低空产业专项政策切中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