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晚报)
本报讯(记者 王丹丹 通讯员 蒿文祥 刘晓亮)今年以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全市停车场、物流园、混凝土搅拌站、重点用车单位等重型柴油货车聚集场所,对重型传统燃料(燃油/天然气)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合规达标排放情况,机动车检验机构规范运行情况,机动车维修机构环保服务情况,开展了“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柔性执法”处置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创建执法新模式,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据了解,该局严格按照重型柴油货车违规第一次提醒、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处罚、第四次加倍处罚的“柔性执法”处置模式,对问题车辆全部录入邯郸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实时统计重型柴油车违规次数信息,累计发现三次环境违法行为和拒不配合整改的要列入全市重点用车单位管理对象。同时,常态化开展移动源帮扶执法工作,以“聚焦重点问题,管好重点行业,盯住重点车辆”为抓手,构建“源头管控、现场核查、典型曝光、监督整改”的闭环监管模式。持续推动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提质增效,倒逼企业加快新能源替代,降低柴油货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
开展专项行动,加大路检路查力度。采取多种执法检查形式,以重点用车单位为检查核心,以停车场、物流园为检查重点,定期与交管部门联动,在超限站等重要卡口对我市进出车辆进行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的外地车辆及时移交属地生态环境局跟踪整改情况,对本地问题车辆及时反馈整改进度,严格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减少一起。
用远程非现场手段,强化机构日常监管。依托机动车污染监管平台,对排放检验机构车辆检验进行非现场远程巡查,对所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交办当地生态环保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处理,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生态环境移动源工作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是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高生活环境水平的保障性任务。”邯郸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支队长路耀斌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不断学习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多部门联动配合,通过现场和远程执法手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移动源整治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