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下的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成为拉低上半年增速的主因,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在受访专家看来,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对近年偏弱。随着下半年财政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的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的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韧性。
天气因素持续扰动基建施工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同比、环比分别下降9.11%、8.56%;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也呈现同比、环比下降,一定程度反映当月建筑业施工强度减弱。从基建相关上游行业需求情况看,Wind数据显示,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粉磨开工率、水泥发运率等表现偏弱。不过,百年建筑统计的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自6月以来走势平稳。
鉴于当月资金到位情况未见异常,专家学者普遍将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归因于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的短期扰动。
“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6月物价数据时表示,受上述原因等影响,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
进入7月后,全国极端天气继续频发,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螺纹钢表观需求等反映基建相关的上游行业需求数据在7月上中旬依然表现偏弱。全国多地在近期发文要求做好夏季高温天气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调各作业单位需改善一线工人劳动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
“天气因素对基建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短期扰动而非趋势性改变,其核心作用于项目的物理施工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陈建伟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从经济学角度看,天气属于外生性的供给侧短期冲击,它改变的是投资的实现节奏,而非项目立项、资金到位等决定投资中长期趋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专项债支持传统基建比例下降
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为何较大规模的新增专项债券未能支撑6月基建投资增速走稳?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向记者指出,6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主要系置换债券发行高峰已过,叠加城投债净融资偏低和天气因素扰动,导致基建分项中公共设施管理业(市政工程)增速继续回落,拖累狭义基建增速。
实际上,前4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要以置换债券为主,5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虽然开始提速,但廖博指出,专项债券资金拨付到项目开工环节、项目申报发行环节,均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堵点,对实物工作量的产出造成影响。
此外,随着专项债券投向范围的扩容,今年以来专项债券支持传统基建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上半年专项债券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铁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总规模同比下降4.3%,占比明显下滑。土地储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内专项债券资金规模快速增长,分别增加1924.9亿元和587.5亿元,投向更加多元。
“虽然财政对传统基建的直接投入比例下降,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并未减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教授汪峰对记者说,通过消费券、国补政策等需求端刺激手段,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并未减弱,反而可能更加精准和高效。这反映了财政政策从单纯依赖投资拉动向投资与消费协同发力的转变,更符合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下半年稳投资资金充足
7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标志着全年8000亿元额度、1459个项目全部落地。
新的投资增长点正在形成。陈建伟判断,本轮基建投资的承压状态预计在三季度末将有明显改善,四季度在资金和项目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一轮显著的加速,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下半年,用于稳增长、扩内需的财政资金更加充足,尚有超2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额度留待发行。财政部已经明确,将继续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陈建伟看来,支撑下半年基建投资的核心逻辑依然稳固,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财政工具的落地,将为重大战略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随着存量政策组合效应显现,投资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将会继续改善。”廖博表示,下半年基建增速的持续性,需要关注中央加杠杆下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和方向。(证券时报)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