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在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宛如一颗高效搏动的心脏,推动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血液顺畅奔流。刑事案件与重大复杂行政案件进驻集中办理率达97.3%,全域部署的84套电子签认终端让办案效率提升13%;全年接收嫌疑人数量增长11%,始终保持执法安全“零事故”……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现了萍乡公安向科技要效率、向管理要安全,以规范执法守护公平正义生命线的努力。
集群作战
“一站式”办案释放法治新动能
“我们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不只是一个办案场所,更是分县局所有单位办案的‘中心基地’。”萍乡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漆国勇介绍。近年来,萍乡市公安局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为牵引,持续推进“一站式办案、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监督”机制,构建了“市局中心提领攻坚,七大分县局中心覆盖”的“1+7”模式,为持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筑牢根基。
萍乡市公安局依托监管场所集群的地理优势,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与监所统一规划建设,形成无缝衔接、闭环运行的“执法办案集合体”,达成资源集约、民警减负、安全增效的目标。其中,占地4700平方米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秉持“物理集中、规范管理、功能聚合、服务实战”的目标,集办案、管理、服务、监督功能于一体,设有执法办案区、执法服务区、政法协同区、案件管理区四个功能区,内有24间讯(询)问室、10间候问室,打造功能强大的“大聚合”执法办案总部。
此外,中心配备了一支专业队伍,为办案民警提供“登记、检查、保存、看管、送检、送押”等统一服务,并协助做好邮寄、伤情鉴定、涉案财物保管、保证金缴纳等办案辅助工作,尽可能减轻办案民警的负担,使其能够全身心专注于讯问和呈批案件。“可以说单位把我要操心的事都考虑周全了。”上栗县公安局长平派出所副所长谢钢说。
标准筑基
确保警情从源头被纳入规范轨道
“过去报案还得咨询具体业务部门,现在直接在接报案窗口就能完成报案和材料递交,实在是太方便了!”7月15日,刘女士在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接报案中心查询案件办理进度时不禁感叹。
萍乡市公安局精心打造规范化执法链条,从接报案中心这一“源头闸门”开启,通过精准明确接报案中心职责,统一接受上门报警报案,管理基层所队接报案,全量监管接报案信息,旨在实现源头全量登记、规范警种承办、按时办结答复。
与此同时,萍乡市公安局对各县区公安机关接报案中心进行统一标识、统一流程、统一标准。接报案中心对符合集中办理条件的案件,会在第一时间规范流转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后续高效、集约、专业化办理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萍乡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7个接报案中心的实体化运转,确保每一起警情从源头就被纳入规范轨道。今年以来,萍乡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刑事复核案件9起且全部维持原决定,较2024年同期减少13%。接处警环节问题预警量同比下降12%,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智能协同
科技与制度强化阳光监督
萍乡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度依托智能化赋能与跨部门协同的合力,实现全天候、全域覆盖的数字化视频巡查,将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时预警、立行立改,使执法全程可视可回溯。该局将场所管理系统与部省平台无缝对接,信息监督贯通四级。借助数字授权、远程支撑与专班进驻,警种资源得以高效联动。该局自主研发的远程取证小程序让异地取证“不出萍乡”成为现实,办案人员指尖轻触电子签名捺印板,消解了传统办案的烦琐环节。
打破数据壁垒是实现全流程监督的关键所在。萍乡市公安局打通公检法司的数据链,让案件数据得以安全交换、问题实现智能预警、文书高效线上流转、涉案财物全程监管,构建起司法程序“全闭环”运行模式。2024年以来,平台流转案件3259件,接收1559件,自动发出超期羁押提醒140条,清理积案1864件。这张无形的智慧之网,实现了对执法活动的“全面感知、全时预警”。
2024年7月31日,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接报案中心敲响的“萍乡刑事速裁第一锤”便是例证——检察官、法官同步进驻,案件当庭宣判,开启了“简案快办”新篇章。以此为引领,萍乡市县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建立起“一三五”每周入驻机制,实体化运行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与此同时,信访、督察、审计等多部门监督力量紧密协同,聚焦执法突出问题,保持常态高压态势,深入整治顽瘴痼疾。
上一篇: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稳中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