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7月25日,石家庄嘉实蓝岸小区环保驿站,小区居民刘大姐正往分类垃圾箱里投放垃圾。 河北日报记者 康 乾摄7月25日,在石家庄嘉实蓝岸小区环保驿站,标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箱依次排开、格外醒目。居民刘大姐将一袋厨余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后,熟练地将一张“石分美”居民积分卡贴到旁边的刷卡机上。“嘀”的一声,她为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积了1分。
“把垃圾分好类,既环保还能攒积分兑奖品,真是一举多得!”说起小区的垃圾分类,刘大姐竖起大拇指,“环保驿站还有专人管理,垃圾箱周围干净整洁,太舒心了。”
以前随手扔,现在“随手分”;曾经嫌麻烦,如今养成好习惯。近年来,在石家庄,随着相关工作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教我分”到“我会分”,生活垃圾分类悄然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
“随手分”何以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一个关键所在,是将垃圾分类与日常生活场景相融合。在许多社区,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工作深入推进;在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师生把收集到的废纸、矿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定期送到回收站,用换来的钱买绿植……跳出传统的单向引导,立足人们的日常体验,用一个个可感知的场景,让每一次“随手分”都能看见变化、获得反馈,才能形成“参与—获益—认同”的良性循环,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垃圾分类变成主动选择。
让更多人自觉加入“随手分”行列,还需更多细致用心的创新之举。邢台市任泽区上线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利用可回收物智能分类垃圾箱自动对投放物品称重,并按照重量将相应积分同步到居民账户;衡水创新性地编织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重激励网络,既减轻了末端处理压力,又培养了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更多功夫,是带动更多人一起做推进垃圾分类行动派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手分一分,生活美十分。当越来越多的人用“随手分”为绿色生活“加分”,定会让城市的绿色底色愈发鲜亮,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河北日报记者 康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