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一餐厅主理人在某综艺节目中宣称其餐厅人均消费高达3000元,引发网友热议。然而,大众点评显示该店实际人均消费仅为1200-1500元,差距悬殊。这一反差暴露出当下高端餐饮市场的浮躁现象——部分商家不再以品质和服务立足,而是靠价格炒作博眼球。
时下,“贵即优”的消费心理被部分商家刻意利用。他们通过夸大定价,制造稀缺感和高端假象,让消费者误以为高价等同于顶级体验。然而,真正的餐饮价值不应由数字定义,而应回归食材、技艺与服务的本质。
中华饮食文化历来重视“食以载道”,从孔子的“食不厌精”到袁枚的《随园食单》,无不强调食物承载的人文情怀。一碗地道家乡菜能唤起乡愁,一桌用心烹制的菜肴体现的是厨者匠心。若餐饮沦为价格表演的道具,失去的不仅是消费者的信任、味觉的真诚,更是饮食文化的真实内涵。
回归餐饮本真,需要舍弃对价格的盲目崇拜。当代餐饮经营者应当明白,真正的“高端”不在于标价的高低,而在于对食材本味的尊重、对烹饪技艺的钻研、对食客体验的真诚关照。只有撕下价格炒作这件“皇帝的新衣”,摒弃浮夸营销,餐饮行业才能重新找回那份最朴素的初心——用美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