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看到救援官兵到来,我们心里终于踏实了!”昨(29)日14时,被强降雨围困了三天的怀柔区琉璃庙镇双文铺村首批80余名游客,在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的救助下,成功穿过塌方路段,安全返家。记者昨(29)日实地探访了解到,截至昨晚,剩余300余名被困村民及游客也全部转移,并妥善安置到两个区级安置点。
民宿名村一夜变“孤岛”
地处白河湾景区周边的双文铺村以民宿闻名,仅一个自然村就有50个民宿户。前来白河湾度假休闲的游客,多数都选择在双文铺村住宿。突如其来的暴雨,困住了大批游客。
昨(29)日,记者跟随救援队伍深入双文铺村。由于进村的环山道路出现大面积塌方,车辆无法通行,救援人员只能徒步前往。沿路,原本清澈的白河如今水面浑浊、水流湍急,落石和被水冲倒的树木随处可见,不到1.4公里的道路,大家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来时开车来,现在只能徒步回。”家住海淀区的关先生夫妇,与朋友一行12人相约来此度假,当晚就遇到了暴雨。关先生回忆,26日晚20时左右暴雨来临,“大雨连续下了四五个小时,很短时间内就击垮了村子里的电力和通讯设施,全村断电断水,白河水也漫过路面一米多高,出村道路被堵。”
一时间,双文铺村成了一座“孤岛”。“跟外界失联后,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还好村里有些储备物资,大家的基本生活还算有保障。”关先生介绍,除了他们一行人,双文铺村还有一些游客和村民被困,大家都在等待救援,“目测食物到今天也不太够了,幸亏救援队及时赶来了!”关先生感慨道。
搭锅砌灶吃“大锅饭”
昨(29)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双文铺村看到,村里虽然断水断电,但秩序井然,村民们正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切菜、生火,准备做饭,很多游客也在帮忙。
“村子被困之后,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村民和游客的安全。”在过去近70个小时的时间里,63岁的双文铺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春明,与两位村委共同开启了一场被困村庄的“自救”。为妥善安排大家的生活,这三天他一共只睡了两个小时。
徐春明介绍,目前双文铺村有游客248人、村民168人。“这场暴雨也是对我们村干部的一次考验。”记者了解到,灾害发生后,徐春明立即组织两位村委开会,安排防洪防灾事宜,并第一时间将村里的汽车都开到村口,以防止有人靠近河边。同时,村里还通过大喇叭广播、走家串户敲门讲等方法,提醒大家不要去河边。
由于双文铺村地势较高,村内房屋损坏不严重。不过由于大雨导致村内断电、停水,很多村民、游客都吃不上饭。为此,徐春明和村干部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拿出村里的备用发电机发电,同时组织大伙儿拿着自家的食材,在村委会门口搭锅砌灶做起“大锅饭”,村民游客都能免费来吃。没有水喝,他们启用备用水井,借村民的电动三轮车电瓶“搭电”抽水……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资源都用上了,竭尽全力满足村民和游客的需求。”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群众安心,徐春明和其他村干部还一家一家上门,实时通报最新救援进展。
大家齐心协力渡难关
“我一直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怀有7个月身孕的王女士,上周六与家人一起来到白河湾景区度假,全家人就住在双文铺村的民宿里。在被困的三天里,她切身感受到了全村人的关怀,“知道我是孕妇,不断有人来询问我有什么需求。我妈妈有高血压,村里的卫生室也能够提供药品,大家对我们的照顾实在太周到了!”
民宿经营者关雪飞在双文铺村有七处民宿,负责45名游客的住宿。被困期间,她每天早晨都会免费给游客煮面条、做蛋糕,确保大家能吃饱。“我们家还经营了一家餐厅,有不少食材储备,都拿出来服务村民和游客了。”关雪飞表示,灾难当前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大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们收到了统一转移的消息,并明确当天会完成所有转移安置工作,这回我才是真正松了口气。”徐春明用已经沙哑的声音说。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救援队伍的帮助下,昨日下午首批80余名游客成功转移。截至昨晚,剩余300余名被困村民及游客也全部转移,被妥善安置到两个区级安置点。
据介绍,7月28日8时至29日7时,怀柔全区平均降水量55.9毫米,平原平均降水量74.4毫米,山区平均降水量44.9毫米。截至昨日,怀柔区全区已转移并妥善安置人员11511人。(记者 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