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街区人流如织。
“我们上头条了。”
拍照留念。□文/本报记者 刘艳 摄/本报记者 张澍
盛夏时节,避暑胜地哈尔滨再次迎来如织人流。作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景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探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韵味。特别是街区三期首开区自去年开放以来,人民咖啡馆、麦当劳等新兴业态的入驻,成为街区新晋打卡点,引来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街区缘何备受青睐?近日,记者深入街区,探寻其中的奥秘。
业态创新融合 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
漫步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群,仿佛置身于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街区熙攘,商铺繁多,生活气息浓郁。咖啡馆、音乐酒馆、面包店、旅拍工作室、各式餐饮……记者看到,与往年相比,街区的业态更丰富了。特别是街区三期首开区开放以来,业态的引入推动了中西文化融合、载体与内容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等创新实践,激活了整个街区文旅消费新活力。
来到街区三期首开区,落位百年历史建筑“泰来仁”的人民咖啡馆引人注目。转角大门楼顶高高矗立的红五角星、大面积高饱和度的红色墙面、“人民咖啡馆”传统书法体字样牌匾,与中华巴洛克建筑有机融合、相互辉映。咖啡馆内座无虚席,年轻人在此品味咖啡的醇香。“人民咖啡馆于2020年初创于上海,是一个国潮品牌,以咖啡为载体,用咖啡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人民咖啡馆店长张仁杰说。
生动可爱的丁香花、小太阳等气球花,大大的字母M、薯条,被挂到街区三期首开区历史建筑“东永德”墙面上,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楼前拍照留念。4月,麦当劳中华巴洛克店以历史与现代交融、时尚“出圈”的颜值走红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街区新的文化地标。
“随着靖宇街铺上面包石,老街百年历史风貌、三期历史文化建筑展露新貌,三八饭店、人民咖啡馆、龙粤造物文创店等三期首开区引进的业态接力为街区口碑带来巨大声量,共同扩大了整个街区的流量入口。”负责街区三期运营的哈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街区三期首开区业态呈现出“开一店、火一店”良好态势,持续助燃“尔滨”文旅消费新动能。
“街区通过招商引入百余家特色商户,形成‘文商旅融合’的复合生态。南头道街以古玩、餐饮为主题,南二道街以特色餐饮为主题,南三道街以文化创意为主题。商户入驻率从2021年的不足50%提升至2024年的95%以上,形成‘一房难求’的热度。”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滕家樑说。
交通优化服务升级 提升街区吸引力
街区的繁荣,不止与丰富的业态相关,干净整洁的街区环境、便利的交通等因素也为街区的发展锦上添花。
记者驱车来到街区地下停车场,深刻感受到街区客流量的变化。往日空旷的地下停车场,如今一位难求。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调整了靖宇街、南勋街等路段的通行方向,增设百余个停车位和网约车专用停靠站。
地铁的开通也引来大量客流。“出了地铁口走几步就到街区,太方便了。”广西游客姜先生告诉记者。
漫步街区,整洁雅致的街区环境让人舒畅。街区不仅增加了公共卫生间、花箱等设施数量,还创新性地打造了拍照树、拍照墙等特色打卡点。
南二道街餐饮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汇聚了众多“老字号”特色美食,每一家店铺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各餐饮商家纷纷在店外设置遮阳伞棚与座椅,方便市民和游客室外就餐。
街区的繁荣与兴旺,商户看在眼里,他们对街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街区的火爆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加之地铁线路的开通、政府的支持以及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秋果核桃雕刻传承人、街区“老街泥匠”非遗手工艺品店创立者杨富长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商家的共同心声。
“龙粤造物文创店选择入驻街区三期首开区,正是把握住了绝佳时机。麦当劳的火爆开业为街区汇聚了旺盛人气,加之街区本身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极具吸引力。同时,周边商户的定位与我们高度契合,共同营造了良好的商业氛围。”龙粤(黑龙江)文旅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媒体部总经理隋圣楠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街区繁荣发展的乐观预期。
文旅品牌联动 街区客流量激增
哈尔滨文旅热度不减,对街区的客流量激增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滕家樑介绍,街区去年接待游客破千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餐饮门店排队等位超30桌成为常态,街区节假日客流量屡创新高。政府将街区定位为“城市会客厅”,与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等景点形成联动,通过免费直通车、跨景区宣传等方式,将游客导入街区。此外,原创歌曲《巴洛克故事》在央视频等平台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全国知名度。
街区经常开展秧歌表演、非遗市集、红色主题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使街区客流量稳步增长。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提琴快闪活动在街区人民咖啡馆门前上演。当晚,还举行了中华巴洛克首届音乐季暨第十三届哈尔滨街头音乐节的启幕仪式。首届音乐季持续3个月推出200余场特色演出,民谣、摇滚等专场将轮番登场,将街区的百年建筑与现代音乐碰撞融合,彰显哈尔滨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与历史底蕴。
“从流量到留量的持续发展,街区正围绕‘中华巴洛克艺术殿堂’定位,推进三期工程剩余部分的修缮与招商,计划引入更多国际品牌与文化机构,进一步深化文化内涵,实现从‘网红打卡地’到‘文化目的地’的升级。”滕家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