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5年“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红河非遗集市在蒙自市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非遗为纽带,架起了北京与红河州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广大市民带来一次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文化体验。
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北京和红河州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展示了22项非遗项目,其中北京非遗项目19项,红河州特色项目3项。
来自北京的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彩塑京剧脸谱、曹氏风筝、宫廷京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引人驻足。在剪纸体验区,红纸翻飞间,一幅幅吉祥图案逐渐成形;传拓区,大家认真观摩"扑墨""捶打"等传统技法,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拓片作品;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当属北京兔儿爷绘制区,孩子们用彩笔为素坯兔儿爷上色,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吉祥物。
红河非遗同样亮点纷呈。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展示了“滇南琼玉”的千年窑火淬炼之美,锡器制作技艺让观众感受到金属锻造的绝技,彝族刺绣则通过针线间的民族图腾密码,向人们讲述了红河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自北京的剪纸传承人杨钺说:“我特意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一些融合云南特色的剪纸作品,以连绵不断的线条勾勒出云岭大地的独特韵味,象征着京滇两地的文化情缘将如剪纸艺术般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这次活动加深了北京非遗和红河非遗的跨地域联动,我们也在与北京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两地文化交融,为我们的作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黄倩说到。
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为红河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灵感。“春雨工程”文化惠民项目将北京非遗带到红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零距离感受首都非遗的魅力,为本地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以此为契机,京滇两地将继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