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7月29日讯 7月29日,“工聚匠心·筑梦交通”湖南省高速公路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启动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将创新打造“1+1+1+N”数智培训体系,让工地变身技能“充电站”,推动农民工从“工”到“匠”转变。
会议正式发布了《湖南省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及《湖南省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指南(试行)》。
据统计,在湖南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农民工达10万人,全省交通建设项目用工达30万人。为让农民工群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依据《实施方案》,湖南将创新打造“1+1+1+N”数智培训体系,让工地变身技能“充电站”。该体系以智能培训平台为核心枢纽,以中心提升站为实体基地,配套标准化课程体系,辐射带动N个工区提升站形成培训网络,并通过N个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这一创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让工友在工作间隙就能轻松“充电”。
在全省交通建设领域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都将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中心提升站。工友可以在站内参加师徒结对、技能比武、创新交流等活动;通过VR设备体验各种施工场景,在模拟操作中掌握电工、起重等专业技能。目前全省已在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项目、株耒扩容项目、茶江高速项目建成全省首批3个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
根据规划,2025年,湖南在全省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提升站示范点,培训提升农民工不少于1万人。2026年以后,在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市州交通建设项目延伸拓展,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