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春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文旅明珠,正以其独特魅力绘就着全新的产业链图景。在这里,传统美食与现代文旅完美融合,从经典的闽菜佳肴到精致的茶点饮品,每一口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其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赏,感受着千年闽都文化的韵味。此外,聚春园还积极拓展旅游产业链,打造集餐饮、住宿、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区,为游客们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让人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尽情领略文旅融合的无限魅力,共同书写着文旅产业的辉煌篇章。
党建联动 四链融合
聚春园绘就文旅产业链新图景
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闽菜大师魏元飞为学生们展示佛跳墙制作技艺。(资源图)
盛夏的福州,三坊七巷的古厝檐角挂着灯笼,聚春园驿馆的雕花窗棂飘出佛跳墙的香气;在上下杭,游客们提着“福州有礼”文创袋走在石板路上……烟火与诗意交织的土地上,一场以党建为“红绳”的产业链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田间地头的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到智能化食品加工生产线,从非遗工坊的闽菜大师到直播间里的电商主播,聚春园集团深入践行福州市关于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的部署,紧扣“党旗扬・国企强”福州市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要求,以“党建链”串联吃、住、游、购等4条产业链,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为福州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吃”出闽味新传承
老字号焕发“新食力”
聚春园集团党委以“抓党建促产业创新”为主线,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闽菜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牵头成立聚春园集团闽菜研究院,聘请7位闽菜大师、高校专家担任顾问,与福建商学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这一决策背后,是聚春园集团党委对“文化是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深刻把握,让党建成为闽菜技艺系统化传承、专业化创新的“方向盘”。
聚春园集团党委主导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举办“福‘泰’扬‘春’·双城雅筵”中华老字号非遗美食节活动,聚春园集团所属企业福州安泰楼与扬州富春茶社跨城联动。这既是闽菜“走出去”的实践,更是以党建促交流、以交流强产业的生动探索。此举同步推动安泰楼上下杭店、味中味聚英楼餐厅落地历史文化街区,将福州传统小吃与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韵味相融合,为消费者营造美食文化体验空间。
“住”出品质新体验
“福州服务”更有温度
聚春园集团党委统筹资源,推动“酒店+”产业链协同,让党建成为跨界融合的纽带。
针对文旅经济、假日经济需求,聚春园集团党委牵头与20余家链上企业建立党建联动机制,推出“酒店+景区”“酒店+美食”等套餐;主导挖掘闽都文化,打造“一店一特色”主题住宿,组织志愿者开展非遗手作体验活动,受到家庭游客的好评;积极对接链上会展会务企业,提供“场地+餐饮+客房+接驳”一站式方案,通过党建联动,实现“活动带住宿、住宿促消费”的产业链增值效应。
“游”出文化新场景
“闽都故事”传得更远
“小朋友们看这里,这是佛跳墙模型,我给大家讲讲‘坛启荤香飘四邻’典故……”闽菜文化博物馆里,聚春园集团党员讲解员小梁带着小学生研学团参观。
作为聚春园集团“扬帆逐梦 红领研学”党建品牌的主阵地,闽菜文化博物馆和海青营地积极对接各方资源,探索“闽菜文化”“闽台文化”“非遗文化”研学课程,组建闽菜讲师团,累计开展讲解80余场,接待研学人员近3.8万人次。这“游”的环节不仅是观光体验,更成为产业链中文化传承的“流动课堂”,实现党建品牌与文旅品牌同频共振。
“购”出消费新生态
“福州好货”走向全国
“点击下方购物车,就能把聚春园佛跳墙带回家!”在“云上聚春园”直播间里,主播小林每日热情推介着产品。“我们不仅自己卖,还帮企业卖——永泰葱饼、尚干拌面等,都能在平台上找到!”小林表示。
聚春园集团党委以“数字党建”为引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购”场景,升级“云上聚春园”平台,整合酒店、餐饮、食品工业、温泉康养、文旅商品等资源。后续还将在“云上聚春园”平台上架十邑好物、生鲜果蔬、文创周边以及家居家纺等全品类产品。
聚春园集团党委积极推广运营“福州有礼”公共品牌,通过党建联动小吃协会、老字号协会,在三坊七巷黄巷、上下杭布局线下体验店,构建“线上线下全场景销售”体系,助推更多“福州造”走进千家万户。
从文化传承的“根”到产业创新的“脉”,从服务升级的“质”到消费循环的“效”,聚春园集团党委以“党建链”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链实践,深刻证明了党建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记者 全怡月/文 叶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