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科学应对中暑
创始人
2025-07-29 08:20:50
0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张君

“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蓄积在体内引发的一系列生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闫敬雪提醒,一定要提高警惕,科学预防和应对中暑。

中暑的识别信号。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等情况,这是身体发出的最早警报。轻度中暑,在先兆中暑基础上加重,体温升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常伴有恶心、呕吐。重度中暑: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的肌肉痉挛(如小腿抽筋);热衰竭,因大量失水失盐导致循环血量不足,体温可达38℃至40℃,表现为极度疲乏、眩晕、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皮肤湿冷苍白、脉搏细速,甚至昏厥;热射病,核心体温迅速飙升超过40℃,皮肤干热无汗,意识障碍、抽搐,可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现场急救“四字诀”。“移”,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抬高下肢,利于血液回流心脏。“降”,脱去患者多余衣物,用冷水喷洒或用湿冷毛巾擦拭全身。“补”,补充水分电解质,如患者意识清醒、能自主吞咽且无呕吐,可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绝对禁止强行灌水,以免引起呛咳窒息。“呼”,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轻度中暑若症状在30分钟内无明显缓解或加重,立即送医;重度中暑(尤其热射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持续物理降温。

科学预防“七要点”。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做好物理防护,出门穿戴宽檐帽、太阳镜等遮阳装备,同时涂抹防晒霜;科学补充水分电解质,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合理饮食,多吃含水量高的蔬果(西瓜、黄瓜等),保证蛋白质摄入,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补充含钾食物(香蕉、菠菜等);创造凉爽环境,空调温度设置26℃至28℃为宜,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开窗通风;劳逸结合,高温下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重体力劳动,避免熬夜;特别关注脆弱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等是中暑高危人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12355热线开通防洪防汛...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连日来北京遭遇强降雨,洪涝和地质灾害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汛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华为重回...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直击WAIC2025丨学而思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GMI Cloud 发布“ A...   Hehson科技讯 7月29日晚间消息,今日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上,GMI C...
道氏技术:签订人形机器人相关战... 人民财讯7月29日电,道氏技术(300409)7月29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