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潇报道 日前,记者从云南省民政厅召开的“云尚有爱·助你同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云南省民政厅着力打造“云尚+”系列特色民政服务品牌,通过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参与、人性化服务,构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精准救助、持续关怀的全链条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得到精准及时、可感可及的救助帮扶。
202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安排困难群众救助金136.08亿元,和2024年相比增长3.7%。
经省政府批准,从今年7月起提高社会救助省级指导标准,城市低保提高到744元/人·月,比去年增长1.2%,农村低保提高到6720元/人·年,比去年增长5%,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的比例从2020年的58.59%提高到75.27%;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提高到968元/人·月,比去年增长1.2%。
全省各地认真落实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政策,强化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截至今年7月,全省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4.61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23.11万人、特困人员14.18万人,全年1至6月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9.07万人次。
全省保持过渡期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民政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数据比对,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排查,将124.31万名脱贫人口、48.3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本生活底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目前,“云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已从业务层面进行融合,具备完整的低收入人口认定、经济状况核对、协同救助等功能。群众可通过小程序线上自主或代他人在线提交低收入人口认定申请。
“云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生成预警信息43.55万条。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从2023年起,省民政厅在昆明市官渡区、昭通市绥江县等地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试点,在帮助困难群众摆脱生活困境的同时,着力解决生活上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今年,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各地继续推动社会救助“物质+服务”试点的深入探索。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打造好、运用好、推广好“云尚有爱·助你同行”民政品牌,省民政厅从今年7月起,开展为期1年的“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 深入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整改工作专项行动”,紧盯申请受理、审核确认、公示公开、动态管理、资金发放等8个方面43个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要求,用小切口打造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让公民旁听更好发挥作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