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刚 杨宇峰
“别看年龄比我小一轮,他是我学法用法的老师。”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凯塘村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吴宗昂谈及治村之道,三句话不离自己的“法治老师”——板溪镇司法所所长任迪。
2007年,吴宗昂担任凯塘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矛盾纠纷多。“白天干农活、晚上调纠纷,但吵的还吵、闹的还闹。”
任迪接过话茬:“那时邻里常因小事争执不休,甚至矛盾升级。”决心“治村”的吴宗昂与推动“普法”的任迪达成共识:先让村组干部知法懂法。吴宗昂拜任迪为师,跟他学习请教工作中的法律知识。
但大部分人对枯燥的法律条文“打不起精神”。任迪苦笑说:“召集起来的人里,只有吴宗昂能耐心听。”
任迪想了个新招,组织村民看法治电影,再给大伙讲解法律知识。“电影放完很久了,没有人离开,大家都很认真地听我讲,遇到不懂的还主动提问。”这一幕让任迪难忘。
吴宗昂也得到启发,“何不把法律知识编成顺口溜、山歌?”通过这个办法,村里逐渐营造出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吴宗昂表示,大家都知法懂法后,都遵照村规民约做事,矛盾纠纷基本没有了,村庄更和谐了。另一方面,各项制度的制定、落实,各个产业的谋划、推动也变得顺利。
“有一天,县里的领导打电话,问凯塘村能不能流转200亩土地发展食用菌产业。”吴宗昂回忆,撂下电话,连夜召集群众开会,赢得群众一致支持,土地流转全部安排到位,食用菌产业成功落户凯塘村。300多亩食用菌每年带动12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发放劳务工资80多万元,入股群众分红30多万元,兑现土地流转金10余万元。
如今的凯塘村,还发展了茶叶、肉牛养殖等产业,同时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370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上一篇:老词新说:远亲不如“马桥近邻”
下一篇:来“尔滨”,在公园邂逅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