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规民约里的智慧密码
创始人
2025-07-29 04:11:20
0
积石山乡村胜景 田 蹊

李浩强

“礼失而求诸野。”当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那些留存于乡野间的古老规约,恰似文明长河中的珍贵遗珠。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教授编著的《古代乡规民约精华》,系统梳理了从北宋至清代乡规民约的发展脉络,精选《吕氏乡约》《南赣乡约》《圣谕广训》等21篇经典文本,跨越时空,铺陈出一幅古代乡村治理的画卷。这些珍贵文献,既映射出古代知识分子心怀天下的担当,也深刻揭示了礼法合治思想的深厚根基与独特魅力。

李清凌的编选工作堪称一场深入历史肌理的“考古之旅”。他以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为开端。《吕氏乡约》倡导“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乡民勾勒出一幅互助共生的理想图景,开了乡村治理的先河。

沿着历史的脉络,本书清晰呈现乡约从民间自发自治向官方强力推行的演变轨迹。南宋时期,朱熹对《吕氏乡约》进行增删改造,弱化惩罚条款,强化理学教化色彩,使乡约与理学修身文化紧密相融。明代王阳明的《南赣乡约》则成为转折点,其官办性质、强制推行、赏罚分明的特性,让乡约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吕坤的《乡甲约》更是将乡约与保甲制度深度融合,基层治理网络愈发严密。

除了核心乡约文本,书中还收录了朱熹《社仓事目》等经济互助规约,展现了古代乡村“仓约相济”的治理生态,揭示了物质基础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的智慧。书中对每篇文本的“解释与点评”尤为精彩。例如,朱熹删减“书过行罚”条款,转为“密规之”,体现了理学仁恕之道对乡约的渗透;王阳明规定“不与会者罚银一两”,则揭示出明代乡约从劝导向管控的异化。这种文本细读与思想阐释相结合的方式,使本书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史价值,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古代乡约世界。

乡约制度的千年演进,犹如一部生动的基层社会权力变迁史,折射出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的深刻变革。在北宋,吕大钧于关中推行《吕氏乡约》,开启民间自治的实验。其自愿参与、民主管理、道德激励的特色,彰显了“躬行礼教”的精神。乡约核心聚焦道德互助,独立于官方保甲体系之外,主要功能在于移风易俗。张载赞叹说“秦俗之化,和叔有力”,足见其成效显著。

南宋至明代,乡约进入理学浸润与官民合流阶段。朱熹的增损本强化道德感化,将公开记过改为私下规劝,使乡约与理学修身传统深度契合。明代王阳明在赣南推行《南赣乡约》,标志着乡约性质从官倡民办转向官办主导。吕坤的《乡甲约》则将乡约、保甲纳入同一体系,基层控制网络愈发严密。

本书所选文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乡村治理独特而深邃的文化基因。礼为体,法为用,《吕氏乡约》以《周礼》为渊源,将尊卑长幼之序融入患难相恤的日常实践。明代章潢行约时虽引入《大明律》,仍强调“礼法兼资”,这种道德先于惩戒的模式,使规约内化为乡民自觉,比单纯法律更具渗透力。

乡约的生命力源于精英引领与庶民参与。吕大钧兄弟以“关学领袖”身份躬行示范,王阳明、吕坤等“大吏鸿儒”凭学识威望推动乡约落地生根。

成功的乡约在自治诉求与国家秩序间寻求平衡。朱熹删罚款条款避“法律制裁”之嫌,吕坤虽融保甲入约却仍“以敦教化为主”,皆试图维系道德自治空间。

李清凌对文本的评点,隐含着对乡村治理的深切观照。在当代乡村,传统乡约智慧依然熠熠生辉。

宋代“直月轮值”“共议更易”的机制,对克服村规民约形式化难题具有借鉴意义;清代“约律合编”的失败警示机械捆绑之弊;明代社仓乡约联动经验则表明,经济保障与道德规范协同,方能形成可持续治理。

乡约的千年兴衰有力证明:有效的乡村治理必须尊重“礼生于俗”的自然机理,在法治框架下释放道德自律的能量。梁漱溟曾言,乡约本质是“人生向上之意”的集体唤醒,这一精神火种,在今日仍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古代乡规民约精华》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21篇珍贵文本,更在于梳理了乡约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这些泛黄纸页中的智慧,尤其是对道德的尊重与责任的强调,依然闪耀着穿越时代的光芒。

(《古代乡规民约精华》,李清凌编著,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铭瑄RTX 5060 Ti i...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快科技)一、...
孚能科技:7月29日跌3.82... 【7月29日孚能科技股价下跌,上杭兴源完成减持】 7月29日,孚能科技(688567.SH)股价下跌...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
恒瑞医药签120亿美元出海大单...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赖海军国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600276.SH)抛出重磅消息。7月...
怀柔区23处阻断道路已抢通17...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记者从北京市怀柔区获悉,此次暴雨中,该区共发生道路阻断23处,涉及111国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