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反垄断、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部署。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垄断案件“处罚到人”有力震慑医药领域市场垄断行为,依法对谷歌等公司立案调查维护国际市场公平竞争,出指南、办讲堂助力经营主体“加速跑”……翻开上半年反垄断监管执法工作成绩单,亮点清晰可见。一项项监管为民举措出台,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次次反垄断监管执法行动,助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让经营主体创新无忧;一件件重大典型垄断案件查办,传递出以更大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鲜明信号。
加大执法力度 纠治医药垄断顽疾
民之所望,健康为要。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而医药领域垄断行为严重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翻开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成都汇信横向垄断协议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可知,3家医药企业在涉案期间合谋推高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销售价格,涨幅达11倍至21倍。无独有偶,津药药业、浙江仙琚、江苏联环、西安国康瑞金联合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推高到1.3万元/公斤。
今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依法对上海信谊联合等3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2.23亿元,对相关人员处50万元罚款,首次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
3个月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等4家医药企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对4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企业相关人员分别处罚款60万元;对组织者郭某某处顶格罚款500万元,首次追究垄断协议组织者的法律责任。
“追究作为垄断协议组织者的自然人责任,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及功能价值。”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陈兵认为,在一些以合谋、操纵、串通为特征的垄断协议中,组织者或实质推动者往往借助隐蔽身份规避法律追责,通过追究自然人责任,实现了对幕后操纵行为的精准打击,增强了法律的穿透力和震慑力。
“小小一粒药,牵动大民生。”在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先林看来,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既体现了常态化监管下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的重要性,也警示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避免踩踏反垄断法红线,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执法是最好的普法。一件件医药垄断案件的有力查办,极大震慑了违法经营者。上海信谊联合方面称,已深刻认识到垄断行为对行业生态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关举措:“健全制度体系,深化合规培训;全面排查风险,强化合规机制;优化运营模式,加大创新投入,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津药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将“健全反垄断合规体系,将反垄断合规制度嵌入到日常流程中;开展合规自查并对业务环节进行优化调整;开展反垄断合规培训,持续强化全员反垄断合规意识”。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于今年1月23日印发《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的基本原则,细化垄断行为分析思路和认定因素,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为药品领域公平竞争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维护公平竞争 破解市场垄断乱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近年来,一批市场垄断问题得到治理,但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向上下游延伸,经营者达成实施垄断协议等问题依然屡见不鲜,不仅破坏市场机制作用,也损害了广大中小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
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当涂县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违法行为尤为典型:当事人在取得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权后,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按照当事人制定的流程办理报装,新建住宅小区供水工程只有交由当事人或其指定的施工公司施工,才能顺利接通供水。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98.60万元。
有些企业不仅实施垄断行为,还暴力阻碍反垄断调查,抢夺销毁证据……查看四川协力公司等7名当事人拒绝、阻碍反垄断调查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触目惊心。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绝不姑息,对暴力抗拒执法调查、严重阻碍执法的行为必须严惩。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四川协力公司处279.07万元罚款,相关人员因拒绝、阻碍反垄断调查分别领到20万元至40万元不等的罚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或行政警告。
不止如此。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查处大庆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组织31家机动车检测机构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查处潍坊中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2起殡仪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一件件重点领域垄断案件的有力查办,是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反垄断执法的生动实践。
在关键时出手,于要紧处发力。紧盯市场垄断堵点难点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市场监管部门高擎反垄断利剑,连续第三年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医药、公用事业、殡葬、行业协会等六大重点领域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大力纠治市场垄断乱象,有效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亮出真招实招硬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经营主体排忧解难。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对6件垄断协议案件、2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和1件拒绝、阻碍反垄断调查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合计6.32亿元。
夯实法治之基 厚植营商沃土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发展所需,更是企业所盼、民心所向。
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晨颖认为,加强对跨国垄断行为监管执法,有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我国企业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合作,为产业创新发展和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以公正监管护航创新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平台经济反垄断常态化监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增强穿透式监管能力,依法约谈有关平台企业,及时处置涉嫌垄断问题。开展平台经济重点领域市场竞争状况评估,推进美团垄断案整改总体评估,指导知网提升整改质效,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充分释放市场供给和需求潜力,还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垄断协议的安全港制度关系纵向垄断协议分析框架和认定结论,也涉及经营主体的合规预期和合法权益。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动修订《禁止垄断协议规定》,细化安全港制度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增强经营主体的合规确定性,推动与国际规则接轨。市场监管总局还在研究制定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等,为经营者和执法机构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引。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文化。为进一步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在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的同时,坚持以案释法、以案促治,加强公平竞争宣传倡导,推进反垄断合规建设,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合规指导会,推动公用事业领域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联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和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等单位,聚焦医药、公用事业、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等重点行业,举办5期反垄断合规讲堂,3000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参加,通过反垄断合规宣讲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参加活动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讲堂深入解读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则,结合行业真实案例细致分析违法行为后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征程上,市场监管部门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统筹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公平竞争治理,提升反垄断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水平,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