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华润饮料(02460.HK)股价开盘大跌,盘中最高跌超14%,最终以11.28港元收盘,下跌13.23%。
消息面上,7月25日晚间,华润饮料发布业绩预警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20%至30%。
公司方面解释,盈利能力下滑是因为上半年策略性增加营销资源投入、调整产品组合、逐步推动渠道调整。同时,集团正在采取适当政策保障终端市场稳定,推进非水饮料第二增长曲线的打造,并积极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优化运营管理,以此抵消部分负面影响。
华润饮料去年10月登陆港交所,当年实现营收135.21亿元,同比增长0.05%;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3.12%。
从业务构成来看,华润怡宝业绩高度依赖于包装饮用水,约九成营收来自于此。其中,大单品2元怡宝(555ml规格)甚至占公司总营收50%以上。
与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头部饮料大厂相比,华润饮料是“大单品依赖症”最严重的一家,这种营收结构也导致公司业绩容易受市场变化影响。
近两年饮用水市场异常激烈、“商战”不断。农夫山泉去年4月推出的绿瓶纯净水,以极快的渠道铺设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抢占了怡宝所在的纯净水市场,已对公司业绩造成冲击。
去年华润饮料的小规格瓶装水营收从77.16亿元下滑至70.28亿元,导致公司包装饮用水板块营收罕见下滑。
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华润饮料目前已推出菊花茶、功能饮料、咖啡等饮料产品。其中,“至本清润”草本植物饮料系列被看作为销售增长极,根据财报披露的信息,2023年该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2%。
饮料行业素有“无渠道、无销量”之称,记者注意到,华润饮料去年开始加大线下冰柜投放力度。
当大多数便利店、商超已被可口可乐、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品牌冰柜占据,华润饮料选择在菜鸟驿站、福利彩票店等新的场景投放,以增加饮料产品的线下曝光量。
有便利店老板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交流中表示,厂家往往喜欢冰柜机里放满自己的产品,但其实每个品牌只有几款核心单品比较好卖,新产品想要被市场认可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