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业思想家)
转自:企业思想家
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节能降碳工作需要,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办法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有关要求纳入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审查评价;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压实地方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项目节能报告和情况说明编制、项目重大变动情形、节能审查验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明确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据悉,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同时废止。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各有关方面落实好办法要求,更好地发挥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源头把关作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无序上马,扎实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
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
7月2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对租用智能算力的主体,市级给予最高30%租金补贴,并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券补贴,按照“补早补小”原则,市区协同给予最多1年、最高100%的租金补贴。对自主智能算力设施部署项目,给予最高10%建设支持,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自主生态。
措施还重点包括将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重点领域示范场景征集,加快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场景。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对标杆示范场景建设项目,按照核定总投资给予最高20%、最高1000万元支持。
措施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等引导作用,联合区级投资基金、社会资本等投早、投小、投长期。支持优质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聚焦算力、语料等关键要素,以及大模型、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赛道,联合相关区级基金,推动设立专题子基金。
中国华电上半年投产
电力项目1052万千瓦
上半年,中国华电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投产电力项目1052万千瓦。其中,风光电720万千瓦,电力项目核准、风光电在建容量位居同类型企业前列。截至目前,公司在运发电总装机突破2.5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57.5%,跑出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度”。
中国华电聚焦再生能源主战场,全力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公司上半年成功投产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新疆天山北麓首批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建成投产内蒙古通威风光电、金上巴塘水电、广东惠州燃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甘肃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配套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和首批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奋力开辟国际合作新阵地,顺利推进哈萨克斯坦阿克套燃机、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光伏等国际项目。
中国华电锚定“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目标,下半年将以冲刺“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契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实现绿色发展再提速,确保新疆天山北麓800万千瓦项目全面投产,高标准建成全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公司积极推进金上叶巴滩、新疆巴州风电、四川白马燃机等重点项目投产,以实际行动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