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从“老旧店”到“网红站”的蝶变,是泰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泰安烟草)深耕零售终端升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泰安烟草立足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以“终端升级”为抓手,将现代经营理念、数字技术工具、便民服务资源注入遍布城乡的零售网点,推动传统小店从“单一卖货”向“综合服务”转型,在三尺柜台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终端焕新:从“将就经营”到“精致服务”
新泰市海福超市的店主庞美熟练地点开云POS系统,双屏机上实时跳动着库存数据;智能服务柜前,几位老街坊正排队缴水电费;抖音直播间里,她拿起刚到的山核桃,对着镜头讲起农户的故事……这个曾经“货架歪歪扭扭、找货全靠吆喝”的小店,如今成了社区里的“生活驿站”,每天迎来送往两百多位顾客。
很难想象,这家如今亮堂整洁的超市,两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不足60平米的空间里,老旧货架东倒西歪,商品堆得像“杂货堆”,店主庞美每天要帮顾客“寻宝式”找货上百次,月营业额仅两千多元。
改变始于泰安烟草“终端升级工程”的精准落地。新泰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走访时发现,这样的“困境小店”在城乡接合部并不少见——硬件老化、管理粗放,既满足不了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也制约着店主的经营信心。“不能让小店困在‘旧时代’,要帮它们接上‘新轨道’。”泰安烟草营销部门负责人说。
一场“量身定制”的改造在海福超市展开:专业团队重新规划空间动线,14节崭新背柜有序排列,带有智能结算功能的收银台成了“服务窗口”,云POS系统实现商品数据“一键通”。“现在看一眼屏幕就知该补啥货、卖啥东西赚钱,实在是太方便了!”庞美的话里满是感慨。
从“一店一策”到“全域推进”,泰安烟草的终端升级不是零星改造,而是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零售客户,他们组建专业团队提供“空间规划、设备升级、管理培训”全流程服务:对城区店侧重“数字化赋能”,配备双屏机、智能货架;对乡镇店强化“场景营造”,增设土特产专区;对社区店突出“便民属性”,嵌入服务柜台。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1200余户零售终端改造,打造“泰便利”加盟终端180余个,让更多小店实现“颜值”与“产值”双提升。
数字赋能:从“线下吆喝”到“云端拓市”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山里的手工粉条,纯红薯做的,泡出来滑溜溜……”海福超市的抖音直播间里,庞美系着花围裙,对着镜头演示粉条的泡发方法。屏幕上,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这场直播刚开播半小时,就接到了来自济南、淄博的20多单。
数字时代,“不会线上经营”曾是许多小店的短板。泰安烟草深知,终端升级不能只“换硬件”,更要“装大脑”。针对零售客户“想触网却怕触网”的痛点,他们组建“数字帮扶队”,从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到社群运营,手把手教学。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共建”,泰安烟草推动零售终端成为“农产品上行枢纽”。在他们的牵线下,海福超市链接起周边12户农户、3家合作社,板栗、蜂蜜、手工制品通过小店的线上渠道走向全国。
这背后,是泰安烟草搭建的“全域数字服务网”:开发“泰慧赢”零售管理系统,覆盖商品管理、客户分析、线上营销全流程;建立“直播助农基地”,培育50余名“零售主播”;组建12支“数字服务队”,全年开展培训200余场。数据显示,全市升级后,带动300余种地方特产“触网出圈”,帮助本地种植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让“小零售”对接上“大市场”。
生态延伸:从“买东西”到“办实事”
“小庞,帮我缴下电费!”“能在你这儿代缴医保不?”上午10点,海福超市的“泰慧赢”便民服务柜前热闹起来。这个银灰色的智能终端,集成了水电费代缴、话费充值,一站式办理户籍、社保、医保等12项服务,让小店成了社区里的“便民服务站”。
“以前缴电费要跑三公里,现在下楼就能办,太方便了!”居民刘大爷的话,道出了小店功能的变迁。泰安烟草推动终端升级时,始终思考一个问题:零售网点除了“卖商品”,还能“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成为“社区生活驿站”。
图为联合医疗机构开展企地共建活动,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在泰安,这样的“生活驿站”越来越多:有的嵌入快递代收功能,日均处理包裹80余件;有的设立“爱心角”,提供雨伞、急救包;有的开辟“读书角”,摆放农业技术、生活常识类书籍。新泰市青云街道的一家终端店,还贴心开设了“助老服务角”,店主每周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手机使用指导,从基础操作到生活服务查询,一年下来已帮助200多位老人。
从“商业网点”到“民生节点”,泰安烟草的终端网络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他们建立市委社工部统筹指导、烟草牵头,金融、通信、高校、医院等多方共同参与的“1+1+N”企地协同工作机制,与38家单位部门达成合作,整合42项服务项目,在零售终端设立“便民服务点”547个,全年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小终端连着大民生,把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就是最实在的“办实事”。(曹振东、陈玉龙)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