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科学家正在探索一种可能性:阿尔茨海默病至少部分由免疫系统试图修复脑部损伤但未能成功所致。图片来源:Unsplash/KOMMERS
Madeleine North
论坛议程高级撰稿人
全球约5700万痴呆症患者中,60-70%被认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从人工智能诊断到新药研发,以下是抗击该疾病的最新突破。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技术先锋企业InBrain公司开发了一种超薄石墨烯植入物,有望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全球约5700万痴呆症患者中,60%-70%被认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缓慢衰退为特征的脑部疾病。仅在美国,它已是第六大死亡原因,尽管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随着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1.5亿,寻找应对这一使人衰弱的毁灭性疾病的方案迫在眉睫。
在美国,阿兹海默病比糖尿病、新冠肺炎等疾病更致命。图片来源:Statista
近年来,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项突破性发现带来了新的认知与希望,以下是其中八项: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与痴呆症的关联
一项新研究发现,ADHD患者在大脑结构上可能与“老年痴呆症(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关联。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结合MRI脑成像和血液检测,将32名ADHD患者与29名非ADHD患者(两组年龄均在25至45岁之间)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成年ADHD患者的大脑在某些区域铁含量更高,且血液中神经丝水平也更高,这两者均为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虽然这是一项小规模病例研究,但它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如是否可以通过降低ADHD患者大脑中的铁含量来减少其未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风险。
女性更易患病
女性患痴呆症的比例高于男性已是共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三分之二为女性,但其原因仍存在争议。多年来,主流观点将其归因于女性平均寿命更长,所以女性患者数量必然更多。但近期研究指出更年期可能是潜在诱因。据《自然-医学》报道,近三分之二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会出现记忆问题。科学家Roberta Brinton指出,处于该阶段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其大脑开始“消耗自身组织”。
另一项以美国数据为主的研究发现,未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如HRT)的绝经期女性中,“突触功能障碍”和“tau蛋白升高”(一种脑内有毒蛋白质)更为普遍。研究作者表示,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并“引发和加剧阿尔茨海默病进程”。
他们指出,针对“激素因素和突触健康”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女性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突破性药物问世
去年,首批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进入市场。据《卫报》报道,多奈单抗(Donanemab)和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均能阻断脑内有害蛋白质,将病情恶化速度减缓约30%。阿尔茨海默病协会(The Alzheimer’s Society)发现,若在疾病早期阶段使用这些药物,病情恶化速度能减缓60%。但其他研究结果并不乐观,英国一项仑卡奈单抗临床试验显示,患者在18分制的量表中仅改善了0.45分。
这些药物目前价格也很高昂。据《卫报》报道,每位患者每年需花费约27000美元至34000美元,且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近期宣布不会向患者提供这些药物。尽管遇到了这些挫折,这些药物仍代表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有超过120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因此治愈的可能性并非遥不可及。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刚刚批准了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有助于尽早识别处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的患者。此前,唯一的诊断方法是昂贵的PET脑部扫描或侵入性的腰椎穿刺测试;现在,任何年龄在55岁以上且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人都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淀粉样斑块”这一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标志物。
在临床研究中,该血液检测在91%以上的病例中都能正确识别出淀粉样斑块的存在,医生能据此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人数远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总和,考虑到65岁及以上人群中10%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且这一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翻倍,我期待这类新医疗产品能帮助患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Martin A. Makary在新闻稿中表示。
疱疹病毒与阿尔茨海默病
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发现引发唇疱疹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存在关联。HSV-1常潜伏在人体神经系统中,且不易被检测,但可能会诱发“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而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之一。
在一项涉及超过34.4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0.44%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曾感染过HSV-1,而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为0.24%。尽管百分比差距较小,但最终的结果差异显著,HSV-1感染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了80%。值得注意的是,若成年人曾接受HSV-1抗病毒治疗,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降低17%。
研究者指出,这些结果“进一步强调了将预防疱疹病毒作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
美国和英国的两项研究证明了人工智能(AI)可成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作。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可在症状出现前7年预测出疾病,据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协会报告,该模型准确率高达72%,还能识别出男女不同的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缺乏维生素D是两性共同的阿尔茨海默病预测因素。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风险预测因子,而男性的易感性则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和前列腺增生。
与此同时,剑桥大学的另一项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预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速率,以及哪些患者可能保持病情稳定。研究人员发现该模型准确率达81%,优于当前临床诊断水平。
“这有望显著提升患者福祉,帮助我们识别需要重点照护的群体,同时缓解预测能保持病情稳定患者的焦虑。”该研究的高级作者之一Zoe Kourtzi教授表示,“在当前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这也将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及高成本诊断测试的需求。”
免疫系统是罪魁祸首?
科学家正在探索一种可能性:阿尔茨海默病至少部分由免疫系统试图修复脑部损伤但未能成功所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STING”的免疫分子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和缠结的元凶——而通过阻断该分子,可避免认知衰退,至少这一发现在实验鼠身上得到了验证。
此外,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可能对阻止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和帕金森病)的认知衰退也具有关键意义。
尽管这一干预措施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针对这一特定分子的治疗方案已展现出潜力。
大脑植入物能否发挥作用?
未来解决方案包括在脑部植入设备,纠正异常信号。作为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技术先锋之一,InBrain公司研发出了一种超薄石墨烯植入物,可检测神经信号并发送电脉冲,刺激特定反应。该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帮助帕金森病患者,但一旦在该领域站稳脚跟,InBrain的计划是进一步开发,使其应用能扩展至包括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其他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1.3万亿美元的损失,世界经济论坛的达沃斯阿尔茨海默病合作组织持续引领对抗该疾病的突破性研究,其目标之一是建立临床试验网络、连接全球研究人员,从而加速创新并降低成本、克服研究进展的障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