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3个“三”举措 发挥标准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关于湖北蕲春以标准化推动蕲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创始人
2025-07-28 14:51:51
0

转自:中国质量报

□ 陈 隆

摘要:此次调研立足建设质量强国重要论述,探讨标准化对中医药产业在提升产值、增强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就业质量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构建标准化体系需全社会协同参与,形成政府主引、部门主导、协会主力的格局,共同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标准化在提升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对外推广中的核心价值。基于蕲春实践,该调研报告论证了县域通过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可有效推动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蕲艾;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背景与起因

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故里,与艾草结缘千年。《本草纲目》“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的记载,奠定了蕲艾作为道地药材的地位。然而,受制于种植成本高、回收价格低等因素,蕲艾长期未能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仅为常见普通植物。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及全民健康需求增长,蕲春县抢抓机遇,将蕲艾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蕲艾产业发展初期面临规模小且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弱等难题。为此,蕲春县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蕲艾产业转型升级,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做法与经验

一、坚持“三主协同”,夯实标准根基

1.政府主引,强化政策支撑。蕲春县将标准化视为产业核心驱动力,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的蕲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出台《关于推进蕲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蕲春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蕲艾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蕲艾标准化建设提供“真金白银”支持。如对成功发布蕲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牵头制定单位,分别奖励50万、30万、30万、10万元;对达到“八统一”创建标准的艾灸经营主体,给予招商政策支持并按实际面积奖补(10万~30万元)。在该政策激励下,蕲春县政府近3年累计投入标准化补助奖励资金近1000万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参与热情,推动各级蕲艾相关标准出台数量年均增长超30%。

2.部门主导,完善标准体系。蕲春县相关部门主导推进蕲艾标准制修订,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省级以上蕲艾标准37项,涵盖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省级地方标准11项、团体标准22项。其中,《保健艾灸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具有开创性,将区域劳务品牌提升为国家职业工种,标志着艾灸师从“就业创业”迈向“职业行业”;《黄冈市社会化艾灸馆建设指导性规范》《艾灸服务技术规范》推动艾灸馆标准化、规范化,形成特色服务体系。蕲春县同步加强培训与推广,完成《蕲艾保健灸疗》教材英文版翻译;在贵州、广东共建2个培训基地;举办2期师资班、45期艾灸师培训班,培养师资团队120人(含行业专家8人),培训学员3335人。“蕲春艾灸师”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3.协会主力,推动标准落地。蕲春县引导成立蕲艾产业协会、蕲春艾灸师协会等组织,发挥其在标准落地中的主力军作用。蕲艾产业协会组织牵头推动标准应用与执行,推行“产地登记、原料追溯、产品贴标、市场打假”4项地标管理制度,规范蕲艾与其他地方艾叶收储、加工、销售行为;推动蕲艾产业协会12项省级团体标准在会员中执行,78家会员企业获蕲艾叶、蕲艾条、蕲艾绒、足浴包、艾绒贴等5类未改变蕲艾物理性状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保障品质,维护品牌形象。

二、坚持“三动并举”,厚植标准优势

1.科技互动,提升标准水平。蕲春县长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历时3年构建涵盖基础通用、种植、仓储物流、生产加工、产品、服务6类282项标准的蕲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发布《蕲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24年-2029年)》,制作宣传册。其中,《中药材艾叶》成为湖北省牵头制定的首个中药材国际标准;《蕲艾绒分级质量标准》作为全国首个艾绒产地鉴别标准,获2021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地理标志产品 蕲艾》《中药材 蕲艾生产技术规程》获评“十大荆楚好标准”。湖北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蕲艾种苗培育、蕲艾鉴定、蕲艾入食品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研究,成功选育“蕲黄1号”“蕲青1号”等优良品种。

2.部门联动,助力标准实施。蕲春县市场监管部门履行标准管理职责,开展蕲艾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通报、约谈、责令整改;联合知识产权、公安等部门开展“铁拳”“双打”“昆仑”等专项行动,打击假冒伪劣,守护道地性和“艾中精品”地位。农业农村部门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实施900万元蕲艾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子项目,通过标准化种植使蕲艾公顷产量从不足1500公斤提升至2750公斤以上,技术指标优于其他产地,成功申报蕲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列为示范提升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动“蕲艾保健灸疗”纳入湖北省首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项目,培训艾灸师7.3万名,带动全产业链就业30万人;“蕲春艾灸”亮相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展演。

3.企业主动,加强标准宣贯。蕲春县积极组织标准宣贯活动,提升企业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举办蕲艾标准宣贯、质量提升项目培训会,覆盖县内200余家涉艾重点企业500余人次;编印《蕲艾质量标准》《蕲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宣传册》,引导企业学标、用标。目前,蕲春县企业标准自我声明达6000余项,2家企业获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6家企业标准通过“湖北精品”先进性评价,18家企业入选“湖北精品”培育库,2家企业通过标准创新型企业中级初审。蕲艾大健康产业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通过终期验收,蕲艾产业协会质量服务站获批黄冈市唯一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

三、坚持“三融互促”,加速产业发展

1.与品牌建设相融,提升品牌影响力。随着《保健艾灸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使艾灸师进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蕲春艾灸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蕲春县构建起“1+N+X”品牌矩阵。“1”代表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国际品牌;“N”涵盖“蕲春艾灸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保健艾灸师”国家职业品牌、“蕲艾”国家地标产品品牌等系列品牌;“X”则是蕲艾与其他品牌的创新组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支撑。蕲春县通过建立覆盖全产业链,严格规范的质量、技术和服务标准,统一标准,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准,保障“蕲艾”道地性,为国家级、省级品牌的培育、认定与推广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和信誉保障。

2.与传承创新相融,推动可持续发展。蕲艾作为道地药材,其产业发展既需要坚守传统精髓,又要适应现代市场需求。通过标准化种植,蕲春县将高挥发油“蕲青1号”、高出绒率“蕲黄1号”优良品种扩繁至130余公顷,新增标准化基地100公顷,实现品种提纯复壮。同时,蕲春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多元需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与产业文化相融,赋予文化价值。蕲春县将蕲艾文化符号融入各类产品,制定《蕲艾绒枕(垫)》《雷火灸蕲艾条》等文创产品标准;结合传统养生理念,制定《蕲艾皂》《蕲艾蒸汽眼罩》《蕲艾热敷贴》等产品标准,赋予蕲艾产品文化内涵;深挖李时珍文化遗产,发展李时珍康养文旅,探索开发李时珍数字IP。文化底蕴与创新模式增强了产业文化吸引力与投资吸引力。

成效与反响

一、产业规模壮大

目前,蕲春县蕲艾标准化、宜机化种植基地面积达5300余公顷,涉艾经营主体4200余家(规上限上企业75家)。2024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3.06亿元,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县域发展支柱产业。

二、品牌价值攀升

蕲艾品牌价值从2015年35.62亿元跃升至2025年142.58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21位,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省级农产品核心品牌及省重点产业集群。“蕲春艾灸师”劳务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就业带动显著

蕲艾产业带动就业超30万人。种植、加工、艾灸服务等环节为农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增收致富,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四、产业影响扩大

蕲春县成功举办多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等,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与,提升蕲艾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蕲艾产品畅销全国并逐步走向国际,成为展示蕲春形象、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名片。

探讨与评论

一、政策支持与引导是关键

政府应在产业标准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将标准化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项支持政策(资金奖励、试点扶持),健全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二、产学研合作提升标准质量是基础

产业标准的制修订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标准质量的有效途径。政府应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与成果转化。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制定工作。高校及科研机构需围绕产业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为标准制修订提供技术储备。

三、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核心

政府职能部门结合产业自身特点,构建覆盖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仓储物流到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产业各环节提供标准支撑,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促进协同、增强竞争力。

四、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是保证

标准实施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加强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建立内部监督制度。鼓励行业协会、消费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推标准实施的良好局面。

五、发挥标准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升级是抓手

政府应加大对标准化示范创建的支持力度。如政策、资金倾斜。通过建设标准化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示范企业和项目要发挥标杆作用,推广先进标准化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其他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

结语

标准化是蕲艾产业由“小而散”走向“精而强”的关键路径。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蕲艾产业显著提升了自身价值,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树立了标杆。未来,蕲春县应继续以标准化为引领,完善体系建设,强化实施与监督,推动蕲艾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为湖北省蕲春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律适用》2025年第8期目... 《法律适用》2025年第8期目录特别策划: 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回顾与展望审判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基本...
预计超160亿元意向采购!20... 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闭幕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今年,...
最新或2023(历届)机电一体... 机电一体化自荐信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沙洲工学院20XX级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非常荣幸能够接受您...
突发公告!身家百亿大佬在家中不... 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7月28日在深交所发布公告: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自荐信尊敬的领导:你好。我是一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这是一个新兴专业,但却符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