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闭幕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今年,“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的主题贯穿始终,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新碰撞的盛宴。
大会汇聚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位顶尖专家。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较上一届提高40%,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展品总数、首发首秀实现“双倍增”。
另外,展会创新设置了Future Tech中小企业展,集中展现了200余个具有创新前沿、成长潜力、创业价值的初创项目。
截至7月28日14时,大会接待了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约旦等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大会期间,现场发布了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了60场项目路演,共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现场展示交流,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过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本届大会线下参观人数预计将达到35万人次,中外媒体累计发布5000余篇报道。
潘洁 摄闭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共有3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超过150亿元。同时,闭幕式上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成果,包括: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在浦东张江和徐汇北杨建设低成本、高智力密度的世界级垂类应用创新集聚高地,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包括模型、语料和算力三个要素,首期总规模30亿元,将构建覆盖全周期、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金融赋能体系;中国移动在闭幕式上揭牌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智云上海”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
潘洁 摄今年大会,聚焦AI技术产品首发首展、赋能千行百业与走进千家万户以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关键话题,全面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覆盖了模型应用、智能体(Agent)、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AI+AR眼镜、AI芯片、智算与AI基础设施等当下热门行业,并涉及AI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发展走向。
大会不仅请来了2018年图灵奖得主、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等大咖,展会也是前所未有人气爆棚。上海世博展览馆门口,入场队伍摩肩接踵。
记者展馆看到,AI明星企业扎堆,既有商汤、科大讯飞、第四范式、云知声等老牌AI上市公司,又有阶跃星辰、MiniMax、智谱、月之暗面Kimi、面壁智能、生数科技、爱诗科技、澜舟科技等新锐企业。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智元新创、云深处科技、灵初智能等,AI算力企业包括燧原科技、摩尔线程、沐曦、无问芯穹等,还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正式启动成立。该中心将以提供丰富多元的国际公共产品为目标,积极促进全球各方在人工智能治理理念、规则制定、标准设立等关键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该中心为各国搭建起一个对话与合作的优质平台,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理路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表示。
上一篇:港股市场,重要调整
下一篇:《法律适用》2025年第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