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庆新闻网)
转自:安庆新闻网
连日来,宜城被高温炙烤,城市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在持续发威的热浪助推下,冷饮、水果茶等“消暑利器”走俏,但要数今夏最流行的降温单品,非“冰杯”莫属。这种装满了可食用冰块的一次性密封透明杯,正在各大便利店、商超掀起购买热潮。
便利店售卖的带味冰杯。
7月24日,记者走访龙山路一连锁便利店发现,店内设置了一个专门存放冰杯的冰柜,里面摆满了不同品牌的透明冰杯。杯身上清晰地标注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配料仅为饮用水,每杯净含量约160克。
在附近的另一家便利店内,冰杯的选择更为丰富,除了纯净水冰杯,还有茉莉花茶、柠檬、葡萄、可乐等多种口味冰杯,售价6至10元不等。冰柜旁还贴心放置了冰杯的搭配推荐指南。
“天气炎热,冰杯销量增加了不少。”一便利店工作人员介绍,“年轻人大多喜欢冰杯和饮料一起买,自己动手DIY饮品。也有顾客一次性买好几杯。”
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实现超300%的消费增长,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冰杯的市场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
不过,冰杯“走红”的背后,价格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透明食用冰杯售价在2至5元之间。以某一饮用水品牌为例,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零售价约2元,而一个仅160克的冰杯售价却在2.5至4元之间。若按克重来折算,相当于冰杯单价是瓶装水的4倍以上。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冰杯价格较高与其制作工艺复杂、包装环节投入增加、冷链物流成本偏高等有关。
年轻人为何愿意为这杯冰买单?撕开密封即可享用冰饮的便捷性无疑是重要因素。“普通冰箱冻的冰块容易融化。用冰杯就好多了,想喝咖啡时直接兑上咖啡液就行,既不用提前冻冰块,喝完也不用洗杯子,对‘懒人’来说很友好。”市民钱女士道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
对于大学生范欣来说,冰杯的魅力远不止于解渴消暑的便捷。打开冰杯,倒入牛奶、椰子水和冲泡好的抹茶粉,一杯自制的茶饮店同款“高山抹茶椰”就轻松完成了。“用冰杯DIY饮料特别有意思。”她一边展示着自己调好的饮品一边说,把牛奶、咖啡液或者喜欢的饮料倒进去,看着颜色慢慢晕染、融合,整个过程很治愈。做好的饮品配上晶莹剔透的冰块,视觉上也充满了清爽感。
这种DIY的热情在社交平台上被进一步放大。搜索“冰杯自制饮品”,满屏都是年轻人分享的创意作品:分层绚丽的果茶、渐变色的冰拿铁、点缀着水果的气泡水……冰杯正从消暑品转变为一种社交符号,满足了年轻群体追求个性时尚、分享生活美学以及在日常中寻找仪式感的心理需求。
面对便利店相对较高的冰杯价格,消费者也并非没有替代选择。一些茶饮店看准商机,推出了售价仅1元的冰杯来扩大市场;商超往往会售卖经济实惠的袋装可食用冰块,为家庭或大量用冰需求提供了更划算的方案。
当然,享受冰杯带来的清凉与乐趣时,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医生提醒,冰饮对血管有一定刺激,还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市民在食用冰杯自制饮品时要控制好量,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胃肠道疾病人群、孕妇、老人等尽量少喝。同时,购买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且在保质期内的产品,确保冰块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