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赖海军
医美三巨头之一的华熙生物(688363.SH)又起风波。
7月25日晚,自称华熙生物IR(投资者关系)的李振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消息,迅速在投资圈和医美圈引发震动。
李振自称为华熙生物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曾经的华熙生物“吹哨人”,其举报华熙生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
7月26日,华熙生物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紧急声明称,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涉嫌诽谤犯罪,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华熙生物多次被“内部人”举报,涉及分红款、回购股份等。前不久,公司还与港股公司巨子生物发生玻尿酸与胶原蛋白之争。
作为玻尿酸巨头,近年来,华熙生物经营承压。在经历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之后,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再度双降,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
二级市场上,华熙生物一度风光无限,2021年的巅峰时刻,市值曾超过1500亿元,如今接近260亿元,蒸发了逾1200亿元。
华熙生物正在求变。这家风波缠身的巨头,能否重现辉煌时刻,存在不确定性。
接二连三的风波
华熙生物又卷入舆论漩涡。
始于7月25日晚,网名为“李振华熙生物IR”的账号在朋友圈发文,称华熙生物存在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目前计划向监管部门提交涉及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证据。
李振还称,他已撰写45万字的书——《千亿帝国背后的谎言和欺骗》,“写的这本书,是留给家人和世界最后的证据”。
对此,7月26日,华熙生物发布《严正声明》,表示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涉嫌诽谤犯罪,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华熙生物声明称,上述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事发前在华熙工作18个月。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方式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此后券商在查看华熙昕宇年报时发现该笔款项,李某职务侵占的事情真相遂败露。
事发后,华熙昕宇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侦查期间,为减轻罪责,李某向公司写下了道歉信,公司坚持依法办事,对其提出的除退还900万元侵占款外额外给予赔偿的要求不予置理。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华熙生物风波不断。
2022年11月,一起前员工向山东证监局和中国证监会举报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侵占股东利益的消息,将华熙生物推上风口浪尖。当时的举报称,员工持股市值8.8亿元的华熙生物股票,被赵燕要求2亿元卖给她指定的公司,否则“免职待岗”。
后来,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前员工的举报对象是华熙国际,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监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审查结果,没有任何处罚说明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自称华熙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崔广平也自爆被坑了。据称,赵燕为华熙集团实际持有人,崔广平和另一位创始人蔡彤虽未在股权结构上体现,但各享有10%的利润分红权。崔广平称其直到2022年9月仍未拿到分红。
2024年6月16日,华熙生物旗下高端院线品牌夸迪的前主理人枝繁繁(程菲)离职后,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公开表示已经起诉了华熙生物,要求其公开道歉。
枝繁繁在视频里表示,5月16日,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夸迪经销商群里公然“造谣”,说之所以代理商交了货款但品牌不给他们发货,是因为所有的货款都在枝繁繁手里。枝繁繁发了一条朋友圈,称“华熙造谣诽谤其个人声誉,既然老东家这样,那就公堂见吧”。
2024年6月26日,华熙生物发布声明回应上述事件。
上述风波最终是如何平息的,外界不得而知,谁是谁非,是一场场罗生门。
营收、净利双降亟待破局
风波不断的华熙生物,经营业绩承压。
公开信息显示,1966年7月出生于云南昆明的赵燕,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她到海南拼搏,通过翻新闲置冰箱赚到人生第一桶金。随后,赵燕先后进军服装、地产。
据传,2000年,在北大进修MBA的赵燕遇到了郭学平,郭学平是福瑞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燕被郭学平口中的玻尿酸神奇功效吸引,出资1200万元收购福瑞达生物50%股权,并追加投资2亿元用于研发和生产,福瑞达生物因此变成了华熙生物。
2008年,华熙生物在香港上市,11年之后转战科创板。2021年7月5日,华熙生物股价攀升至巅峰的314.99元/股,市值突破1500亿元,赵燕的持股财富达888亿元。她也因此博得了山东女首富、玻尿酸女王头衔。
在《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她以588亿元财富位居第62位。
华熙生物的经营业绩也一度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3.59亿元、归母净利润9.71亿元。
但是,2023年开始,华熙生物业绩急转直下。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76亿元、53.71亿元,同比下降4.45%、1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3亿元、1.74亿元,同比下降38.97%、70.59%。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再度双降,二者分别为10.78亿元、1.02亿元,同比下降20.77%、58.13%。
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业务承压明显。2023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1.83%,2024年占比下降至47.84%
相较而言,公司终端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2024年,这一业务收入分别为10.90亿元、14.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95%、26.8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熙生物有所调整,但目前来看,效果尚未显现。
同样身处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巨子生物,2024年盈利超过20亿元。
二级市场上,2025年7月25日,华熙生物的股价为53.83元/股,市值约为259亿元,较巅峰时蒸发了逾1200亿元。
华熙生物亟待破局突围。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