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诉状不用再为“怎么写”犯愁了。7月下旬,调兵山市某小区24户业主拿着法院提供的“要素式起诉状”,顺利地和开发商就房产证办理问题达成和解——这得益于铁岭法院新上线的67类诉答文书示范文本。针对常见的起诉环节,法院特别设计了“要素式起诉状”,当事人只需像“填表格”一样勾选信息、填写核心内容,不仅省下了法律咨询费,还让僵持多年的纠纷在6小时内有了进展。
“勾选填空”搞定诉状
24户业主6小时和解
“以前听说写诉状得请律师,光这笔钱就够愁的。”业主王女士手里的“要素式起诉状”上,“房屋地址”“交房时间”“未办证原因”等核心信息都被做成了填空项,她只需对着自家情况勾选、填写,半小时就完成了文书准备。
这起涉及200余户业主的房产证纠纷,因开发商与施工方的债务问题搁置多年。调兵山法院的工作人员引导首批24户业主使用示范文本后,快速梳理出“办证时间”“违约金支付”等争议焦点。法官拿着业主们填写的标准化诉状与开发商沟通,既明确了业主诉求,也讲清了法律后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约定3个月内完成房产证办理。
“示范文本就像‘法律指南针’,帮当事人把诉求说清楚、说到位。”铁岭中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介绍,这类文本针对婚姻家庭、物业纠纷、民间借贷等常见案件,把复杂的法律表述转化为“是否要求离婚”“拖欠物业费金额”等通俗选项,当事人无需专业法律知识也能准确表达诉求,纠纷化解效率提高了近40%。
线上线下“立体推”
扫码就能取文书
7月14日,铁岭法院第二批67类诉答文书示范文本正式上线,覆盖更多类型化纠纷。为了让群众用得上、用得会,全市法院开启“线上+线下”推广模式: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文本模板和填写指南,诉讼服务大厅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教学视频,当事人扫码就能下载,不会填时还有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
此外,法院还联合司法局邀请律师、物业、金融机构等行业代表座谈,针对物业服务、信用卡纠纷等重点领域,定向推广示范文本。
从“让群众跑”到“帮群众办”
司法便民再升级
“以前办个案子,光文书准备就可能跑两三趟法院。”常年处理民事案件的律师张女士坦言,示范文本让当事人“少走弯路”,也让法院能更快抓住纠纷核心。目前,铁岭法院已通过示范文本成功化解群体性纠纷3起,平均调解时间缩短至以往的三分之一。
本报记者 赵天乙
上一篇:一场篮球赛何以激活整座城?
下一篇:特色文创添彩“森林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