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辽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创始人
2025-07-28 07:16:29
0

  本报记者  关艳玲

  新增5个全国文明城市,新增108个全国文明村镇、143个全国文明单位、22户全国文明家庭、24所全国文明校园,两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7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今年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各类别文明创建新晋数量均为历届最高。一份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辽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健全强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和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以文化人 筑牢思想根基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66支“青春之队”宣讲志愿者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来宝、乌力格尔、东蒙短调民歌等文艺形式融会贯通,走进社区、村屯,用“流动课堂”代替“固定讲台”,面对面与群众共话家常,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

  一次次创新宣讲,让理论入脑、文明入心、实践入行。

  我省坚持思想引领,把以文化人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聚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内在动力。

  举办读书班、开设大讲堂,做到系统学、跟进学、研讨学;开展“百万党员大宣讲”活动,组建1000支“理论宣讲志愿军”队伍;开发100门具有辽宁特色的精品课程;年均开展理论宣讲10万余场,推动理论与大众“零距离”“面对面”……我省坚持分众化凝心铸魂、突出针对性,实现理论传播“精准滴灌”“共话共情”,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辽宁省博物馆,特色文创总是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一个个现象级精彩展览吸引着人们热情奔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老厂房改造成的博物馆、文化创意园区,以百年老街改造成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商业街,彰显着城市特色的文化标识,让市民在文化中获得滋养。

  在百年党史中,辽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切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我省印发方案,深化红色“六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汇聚爱国与奋进的力量,纪录片《热血河山》《鸭绿江不会忘记》在央视播出反响热烈,“致敬最可爱的人之旅”等6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年均接待游客超千万人。

  广泛开展“做雷锋传人,树时代新风”等实践活动,学雷锋、做雷锋在辽沈大地蔚然成风;成立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加强东北抗联精神史料征集和研究阐释;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话剧《天算》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在全国巡演;“重走抗联路”等青少年研学活动蓬勃开展……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我省充分利用红色“六地”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课程,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云直播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开展校园读书节、文化节等,用文明滋养校园。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我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前进的奋斗热情,汲取“强国有我”“勇于争先”的磅礴力量。

  道德浸润 涵养时代新风

  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先进模范长廊亮点纷呈,文化广场上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主次干道、景区景点、小区楼院等显著位置设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形中融入生活,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我省始终把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道德的力量竞相迸发,让文明的涓流润物无声。

  点开村里的积分管理平台,鞍山海城市西柳镇西柳村村民杨丽谚用自己积攒的100积分换了厨房用品。根据村规民约,村里制定了邻里守望、美丽庭院、勤劳创业等共116条的积分规则,村民根据规则在线申报积分,并到积分超市兑换奖品。

  “雷锋超市”“道德银行”“文明积分”等做法,有力形成了当文明人、做文明事的浓郁生活情景和浓厚社会氛围。

  文明行为重在养成。我省深入实施“德耀辽宁 文明浸润”工程,广泛开展“八要八不要”文明行为养成行动和爱党爱国讲奉献、革除陋习讲文明等十大专项行动。

  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舞台上,演员用“二人转”的曲调讲述着滥办酒席、人情攀比带来的困扰。台下,村民看得专注,一阵阵笑声中,文明新风在心中扎下了根。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聚焦人情攀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省出台农村移风易俗公约,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兴家兴业”等活动,连续多年举办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推出一大批贴近群众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讲好移风易俗故事,引导人们树立文明理念。

  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辽宁是英模辈出的地方。以榜样激发向上向善力量,我省建立“深挖精选+培育提升+礼遇关爱+多元宣传”工作机制。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辽宁好人”……一个个榜样示范作用大、事迹鲜活感人、群众认可度高,带动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文明新风持续吹拂,文明习惯不断养成。

  为民惠民 擦亮幸福底色

  朝阳北票市市区城南,一处植被稀疏的废弃矿山,修复后变成了一座风景如画的山体公园,成了市民休憩、拍照、健身的好去处。在北票,46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建成生态公园、健身广场。

  文明城市创建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

  精神文明创建是群众性实践,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变“从春到秋,一棒苞米到头”的单一产业模式,抚顺市新抚区千金乡后邓尔村发展起花卉,草莓、蓝莓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同时,村里组建4支雷锋党员带富团队,结对帮扶,直接带动123位村民增收。

  为群众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擦亮文明品牌,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乡风淳、产业兴、民心聚,一个个文明村镇接力涌现,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依托12345热线平台,营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采取“12345+网格”“领导干部热线”“涉企1号键”等创新举措,及时化解企业群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年均办结群众诉求约40万件。

  一个个文明单位,在各领域当先锋、作表率,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大连刘福荣一家三代都是志愿者,他们带领爱心团队义务理发、关爱孤残儿童、帮扶困难家庭、为社区困难家庭子女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本溪的庞然和丈夫佟锐不但在工作中敬业奉献,还在生活中充当社区内孤寡老人的专职“快递员”和义务陪诊员。阜新的程学峰坚持无偿献血,与妻子双双签署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全力推动“三献”志愿服务……一个个文明家庭,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不久前,强基工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杂技专场惠民演出在沈阳市康平县举行。来自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的演员为当地群众送去了精彩纷呈的杂技、魔术演出。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群众文化生活也在日益丰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我省采取群众“按需点单”模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各类文艺院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团体)等举办文化活动、项目展示;“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举办四季村晚、花灯会、秧歌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市民文化夜校课程丰富,“下班了上夜校”成为广大市民的时尚生活方式。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项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新起点,再扬帆。辽宁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勇担新的文化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中贡献辽宁力量。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立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九方智投控股午前涨超7% 上半...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自然资源部针对浙江上海启动海洋... 据自然资源部官微消息,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影响,上海、浙江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一...
推出体舞融合课间操 探索素质教... 岳阳日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罗黛萍 程娟)如何让课间操既强身健体又陶冶情操?2025年7月23日至...
华电新能等在枣庄成立新能源开发...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8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华电通盈(枣庄)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中证A50ETF(159591... 7月28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ETF(159591)跌0.17%,报1.209元,成交额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