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各地正因地制宜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这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然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国际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调整国际贸易规则,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和产业打压。国内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面对挑战必须精准施策,以关键突破带动全局,确保新质生产力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发展。
构建自主可控的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体系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设计、制程、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实现原创性突破,形成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的完整创新链条。同时,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揭榜挂帅”等协同攻关机制,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化转化。科技部实施的“揭榜挂帅”机制在“十四五”首批重点研发计划中已部署实施87项“榜单”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培育“链主”企业牵引的产业生态,加快布局量子科技、6G、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抢占技术革命制高点。通过技术自主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新质生产力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的竞合机制
要建立以中美欧为核心的多边协调机制,通过制度化安排实现技术标准趋同、数据要素有序流动与风险管控协调,建立AI(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国际共识,完善跨境数据治理规则。同时,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构建数据合作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南南合作机制,实现技术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包容性增长。借鉴日韩工业化进程中与美国产业整合的历史经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应避免重蹈日本“广场协议”覆辙,通过产业链回流与利益共享机制化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压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家电等优势产业在欧美经济落后地区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与当地企业、劳动者及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国应秉持“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理念,在保持技术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识构建,通过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合作共赢,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质生产力全球发展新格局。
构建太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机制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技术转化与应用场景拓展的双重挑战。借鉴美国太空经济发展经验,应构建太空技术与地面经济的深度融合机制。太空经济在极端环境下形成的生存技术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其在资源稀缺、环境恶劣条件下的技术突破可直接服务于地面经济发展。中国空间站的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地面的水处理和空气净化设备,实现了从太空到民用的技术转化。具体而言,应建立太空技术产业化转移机制,将太空经济产生的水资源处理、空气净化、太阳能利用等关键技术系统性应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不仅能够拓展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还可与中东、北非等沙漠地区国家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合作内容,实现太空经济、沙漠经济与国际合作的有机统一,构建全球沙漠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构建文化产业与数据经济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可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影视、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原神》游戏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2022年全球收入超过40亿美元,成为文化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具体而言,可建立文化版权数字化管理与交易平台,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据工具实现文化资产的确权、定价与流通,形成文化数据服务的新兴产业生态。同时,通过数据经济手段放大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价值实现。这一发展路径不仅能够实现新质生产力从工业制造向多元化服务的转型,还可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建立以香港国际数据交流中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国际化程度和中外联通的独特地位,在新质生产力全球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AI、文化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数据密集型特征日益凸显,应充分发挥香港的桥梁作用,构建中外数据交流与交易的国际平台。香港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获得30亿港元投资,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AI算力枢纽。具体而言,可研究建立香港国际数据交流和交易中心,在完善的法律保护框架下,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境外数据有序流入和境内数据合规出海。这一布局既要强化风险管控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又要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与价值实现。同时,以数据平台为基础,推动数字金融、国际稳定币等金融创新发展,形成数据经济与金融服务的协同效应。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的“数码港元”试点计划,为构建国际数字金融枢纽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发展路径不仅能够延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传统优势,还可通过数据要素的全球配置提升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国际合作空间。
新质生产力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唯有坚定信心、改革创新,才能在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下一篇:俄罗斯重新开通莫斯科至平壤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