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武超 通讯员石静报道 7月25日至27日,主题为“专业发展·数字非遗·地方服务”的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暨第六届清华数字人文国际会议在昆明学院举行,会议聚焦人文学科,尤其是“新文科”面临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课题。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巴克内尔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97家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春城,围绕数字人文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路径、数字人文赋能区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应用、提升数字人文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等主题进行研讨。
年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6名专家的主旨演讲聚焦数字人文技术应用、服务地方、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等前沿课题展开,其间共举办17场数字人文专业发展研讨会,4场未来学者论坛以及院长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学子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了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从收到的近百篇论文里面评选出18篇优秀作品,并对作者进行颁奖。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结成专业发展联盟。此次会议,联盟单位已从2025年1月的25家增至目前的39家。会议为新加盟的理事单位颁发证书,联盟单位代表介绍了数字人文研究情况。现场同步启动中国数字人文官网,构建学科“中央数据库”。
本次年会由昆明学院主办,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协办。
作为“东道主”的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去年首次招收数字人文专业本科生,致力培养既精通人文知识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迄今,全国已有15所本科院校开设数字人文专业,不同类型高校在准确把握学科内涵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数字人文专业正在各地高校发出新芽。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进入崭新的协同与深化阶段,必将助力数字人文前沿研究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共同探索数字人文研究新工具、新方法、新范式,为服务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避暑游”催热云南外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