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啊磨,工坊面条磨成大产业
创始人
2025-07-28 06:17:16
0

转自:贵州日报

普定县融媒体中心 林倚帆

7月22日,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何元敏面条加工店的晾干房里,一串串金黄的面条挂在杆子上,满屋皆是麦香。

加工店负责人何元敏和工人把刚生产好的面条挂好后,又取下已经晾干的面送去切段。

“整套工序,要经过磨粉、和面、制皮、轧面、晾晒、切段、包装,最后变成爽滑筋道的马场水磨面。当然,关键就在第一步——磨粉。”何元敏说。

在马场镇,马场水磨面是当地世代相传的骄傲。

马场镇地势平坦,潺潺流过的马场河,水资源丰沛,不仅适合种植小麦,自明清起便发展出水磨面工艺。

据了解,当地人河中筑坝,临水建磨房,利用水位高度差产生的动能转动水车,再由水车带动石磨匀速转动,一粒粒金黄的小麦便褪去外壳,变成粉状,散发出浓郁的谷物香味。

2006年,马场水磨面制作工艺被列入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马场水磨面被评为“中国特色名优特产”。

“我做面条已有十多年。现在大家更喜欢最朴实最原始的工序,所以我家的水磨面条销路比较可观。”何元敏说。

何元敏介绍,马场水磨面需要用本地产的小麦,反复磨8次,磨至极细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面条加工。

由于水磨转速较慢,1分钟转动32圈,属于冷磨,磨面过程中不会受热产生初发酵,小麦的风味物质得以最大程度保留,因此做出的面条富有韧性、久煮不烂、麦香浓郁,深受大众喜爱。

“每天能磨100公斤麦子,生产面粉70公斤左右,一年收入大概10万元。”何元敏说。

与何元敏的全手工制作工艺不同,严万福经营的乾备水磨面工坊内,两台水磨同时磨面,在保留传统水磨工艺的同时,该作坊于十多年前便引进机械进入面条生产制作环节,大幅提高了面条生产效率。

“我们每年收十多万公斤小麦,一年下来工坊产值能达到100多万,有固定工人4到5个。”严万福说。

“现在全镇共有20多家大小作坊生产水磨面,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2025年全镇小麦采收面积达6000余亩。”普定县马场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张安表示,将继续扩大本地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争取把水磨面总产量做到250万公斤以上,产值做到3000万元。

历经岁月沉淀,马场水磨面的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至今,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乡愁记忆,更成为普定马场响当当的特色产业。如今,马场水磨面已形成集种植、研磨、营销为一体的产业,不仅畅销本地,更通过电商走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齿”间星火耀静宁——西北民族...   7月20日至7月25日,西北民族大学“护齿润心”口腔健康宣讲团奔赴静宁,深入校园、社区和界石铺长...
三峡新材跌2.15%,成交额1... 7月28日,三峡新材盘中下跌2.15%,截至09:35,报3.19元/股,成交1286.19万元,换...
一名中国公民遭枪击身亡 驻津巴...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津巴布韦中部省一中资矿企遭持枪抢劫,...
离境退税,服务如何更进一步(财... 来源:人民日报将“旅游热”带来的“消费热”保持下去,离境退税政策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要以体验为核心...
云南大理州祥云县附近发生3.0...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28日09时42分在云南大理州祥云县附近(北纬25.35度,东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