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寂到焕彩 激发乡土深层活力
创始人
2025-07-28 04:30:46
0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梅村小筑。红杨镇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梅村小筑民宿偌大的会议室里,“瓜小西”的动漫形象随处可见。

  这是由两个卡通女生形象组成的文创IP。通体西瓜纹样,背着花花小包,个高的扎着朝天小辫儿,和个矮些的双辫儿姑娘手拉手。可爱的模样和它们的设计者和原型——“00后”女大学生江彦慧和张俊莹,如出一辙。

  6月28日下午3点,附近的村民和受邀嘉宾陆续抵达,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

  欢声笑语中,随着两位女大学生亲手栽种的西瓜被切成片一盘盘端上桌,这场办在安徽芜湖湾沚区红杨镇梅村,由民宿主理人高洁提议、两位女大学生主办的梅村西瓜大会,准时开始。

  乡村共创实践

  看着台上两张青春、活力满满的面庞,36岁的民宿主理人高洁率先鼓掌。在这位大学毕业后因梦想来到乡村、筑梦乡村的创业女性看来,梅村让“诗与远方”四个字变得具象。

  梅村位于湾沚区红杨镇中部的周桥行政村,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姓梅,相传为北宋梅尧臣的后代。可几年前,这里已经是萧条的“空心村”。

  2022年,红杨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破除政策藩篱,在梅村勾画了以民宿盘活乡村的蓝图。他们向有情怀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在芜湖市多个县区做了十年乡村改造、设计的高洁,心动了。

  带着策划运营团队和技术力量,高洁作为合伙人,与镇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合作,加入梅村整村流转盘活项目。

  从一栋到一群,从一小片到一大块,他们对村里农房重新设计改造,治理村容村貌,完善配套设施……不到一年,具有原乡特色的旅游IP——“梅村小筑”呈现在大家面前。

  “没有大拆大建,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通过以宿带村、整村运营,让因人口外迁而逐渐消失的乡土熟人社会的人情味,重回这里。”关于改造和运营,高洁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并与镇、村达成了共识。

  2023年11月,“梅村小筑”民宿正式开放。在这里,保洁、服务员、维修工等民宿日常运维人员,都是梅村村民。“提升村民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除了成栋的主题客房,高洁还开辟了一块空间,做了个18张床位的“青年旅舍”,专门接待“数字游民”。

  “不收床位费,可以免费住上十天半个月,前提是,得为梅村做点儿什么。”迄今,这个安徽省内首个“数字游民”部落,已经会聚了摄影家李明仙、漫画家李昆等30余位游民入驻。

  两年多来,这些“数字游民”也像一颗颗“种子”,在梅村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在他们的创意和参与下,村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举办了“梅村邀你‘剧里’过大年”等文艺活动,拍出了以村民为主角的系列微视频短剧……

  踏实种好一块地

  “大家好,我们是张俊莹和江彦慧。”“我们是误打误撞来到梅村的,是高洁姐姐收留的游民。”西瓜大会开场,两位女孩的一番自我介绍,引来村民们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伴随着不断翻页的幻灯片,两位2000年出生的女孩,用脱口秀式的语言,将自己的“筑梦之旅”徐徐展现在村民面前。

  江彦慧和张俊莹来自山东青岛和寿光,都是烟台大学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一个考研进入中华女子学院深造学习,一个在游历中体验生活。

  出于在脚踏实地的调研中了解真实的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目的,3月8日,两人开车从山东寿光启程,边走边做农业自媒体。途经青岛、东营、临沂、菏泽等地,看到蔬果大棚,就停下来帮农户干活,跟他们聊天,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发现,沿途的农户几乎都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和固定的销售渠道,收益还不错。”两位女孩笑着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她们一路南下,途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在别人的推荐下,两人于4月1日来到梅村,偶遇高洁,在这里安顿下来,用笔和镜头“记录梅村村民的故事”。

  在这里,她们改变了创业方向,决定从踏实种好一块地开始。商讨之后,她们决定种好吃、畅销、价格又高的西瓜新品种“红蜜”。4月5日,从寿光寄来的500棵西瓜苗在梅村“落户”。

  三个月来,她们从细皮嫩肉的大学生蜕变为“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的农民”。日升月落间,她们跟村里的留守老人方爷爷、种粮大户董叔叔、民宿管家云朵阿姨、会磨制咖啡的哑巴叔成了亲密的家人,并时常受到村民的帮助以及村里干部的关心和鼓励。

  她们注册了“瓜小西”商标。从6月中旬筹办西瓜大会开始,设计了Logo、制作了文创周边。“村民觉得很新奇,特别喜欢。”

  共创共享实践

  一个多小时的西瓜大会上,村民们被热烈的氛围感染,争相分享感受。

  木讷的种田大户董祖兵刚一开口就羞红了脸,大家用掌声给他鼓励。“欢迎大家来到梅村旅游,我们这能垂钓、住宿,还有自家农场的新鲜蔬菜瓜果。”

  帅气的哑巴叔带来了手磨咖啡,用手语告诉大家“西瓜很甜”。

  杨兴敏、邱立花、吴翠娥三位大姐以梅村“爱心妈妈”小组创始成员的身份,盛装出席。

  自信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梅村已经脱胎换骨。”红杨镇宣传委员陶静由衷感慨。

  这样的蜕变源自镇村和“梅村小筑”的双向奔赴。两年来,高洁按自己理想中美好乡村的样子打造梅村——

  在她看来,村庄应该是人气满满的。于是,她策划组织了“在梅村过大年”“梅村电影节”“油菜花节”等爆款节日和节目,从年头到年尾,梅村游客不断,名气越来越大。

  村庄应该是和睦温暖的。她发起村民自治活动:“午后梅村”围炉煮茶,村民们坐在一起畅谈梅村的变与不变;“丈夫着装测评”夜话,插科打诨间,一改村里曾经盛行的“睡衣风”……

  村庄的主角是村民,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记录。高洁带领团队“深挖”故事:第一个考上大学又回村工作的陶银、第一个外出打工又回乡创业的方叔、第一个考上航空学院的飞行员……他们的经历陆续被拍成短视频。

  村庄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结合湾沚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村里特设了一个无人机起降点。

  越来越多人愿意回乡。今年过年,村民方春玉家自建的3层民宿小楼开业,成为“梅村小筑”的一部分。梅觉河夫妇曾在温州打工30多年,如今,两人在民宿工作,一年工资就有8万元,还能照顾88岁的老母亲……

  让周桥村党总支书记束小豹感触深刻的是,以往过年,梅村很少有人回。但今年春节,80%的人家都回来了,有的还会带着亲朋好友特意来梅村转一转。

  漫步于梅村,青弋江畔的油菜花田、推窗见绿的竹林步道、白墙黛瓦的建筑美学,处处让人感受回归田园的闲适。寻梦年轻人的热烈与执着、村民们的热络与温情,又时时让人心头一暖,触发心中的爱与理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废公园”让城市生态底色越擦... 转自:长春发布“这座椅自然古朴,听说都是用公园里的枯木制作而成,太有想法了!”在长春市南湖公园,市民...
美欧达成15%关税协议,“严重... 2025.07.28本文字数:211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玺宇美国和欧盟的关税...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协议 恒... 格隆汇7月28日|恒瑞医药公告,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生物制药公司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
广东拟推荐5所高校新增推免资格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唯报道:7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宣布,经高校申报、专家评审和广东省新增推免资格...
“以技载道 场景拓界”——在2... 转自:财联社《科创板日报》7月28日讯(记者 郭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