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要紧扣“现代化”和“人民”这两个关键点,推动城市建设与治理协调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富有活力”“舒适便利”“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崇德向善”“便捷高效”,主体是城,落点在人。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要更加精准地锚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城市发展“见物”更要“见人”,不能片面追求物质设施的高大、宽敞、气派,甚至求新、求异、求洋,只考虑物的尺度而忽略人的尺度,只见物理而不重人理。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另一方面,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