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7月22日,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暨中央企业“同心护未来”活动,在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项目举行。活动围绕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创新关爱举措等主题展开,旨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7月25日《工人日报》)
有一个群体,因为工作需要,作别亲人远离故土。他们,就是身处异地的项目建设者。这群人最大的牵挂,莫过于留守在老家的子女。作为留守儿童,更多时候只能通过手机与父母联系,他们甚至不知道父母具体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这样的背景下,“留守儿童进工地”尤其显得意义非凡。
对建筑工人而言,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团聚,欢度难得的亲子时光,是莫大的精神藉慰。对留守儿童来说,因为见到了久违的父母,他们会感到由衷的高兴。“留守儿童进工地”还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看到父母在工地的艰辛,他们会深刻理解父母的不易;看到通过父母劳动而竖起的宏伟建筑,他们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与工地“零距离”接触,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思想观念。
留守儿童进工地,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受到了劳动教育。职工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鼓起了更足的干劲。活动组织者也收获了良好的美誉度和强大的凝聚力,进一步赢得了职工的信赖。如此实实在在的“多赢”之举,值得点赞和期待。
□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