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确诊已是晚期,这个“儿童肿瘤之王”应该如何早期发现?
创始人
2025-07-28 00:15:21
0

转自:扬子晚报

5岁的乐乐(化名)在洗澡时,妈妈发现他脖子上有个小疙瘩,原以为就是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可去医院检查后得知,是癌细胞已经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和骨骼,确诊为四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医生提醒,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会因肿瘤所在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容易被忽视。淋巴结肿大虽然是儿童常见现象,但当发现左侧锁骨上窝、颈根部靠近锁骨等特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有进展快、体积大、质地硬、活动度差等特点,需警惕肿瘤的可能。

视觉中国

初诊已是高危阶段的比例超过50%

据乐乐妈妈回忆,一个多月前,在给孩子洗澡擦脖子,他抬头的瞬间,看到脖子上有个小疙瘩。仔细观察后发现并不像是蚊子包或者撞伤了,更像是淋巴结。联想到前段时间乐乐突然持续低烧、食欲不振,全身关节隐隐作痛等症状,这才急忙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经医生查体、B超检查、穿刺活检等系列检查后,得出结论:癌细胞已经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和骨骼,确诊为四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莫名肿起的淋巴结在孩子身上很常见,但神经母细胞瘤却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南京市儿童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涛介绍,神经母细胞瘤发病部位最常见肾上腺,腹部、胸腔、颈部等靠近脊柱的部位也常发生。“因为它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很多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腹部包块、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家长也不容易往这方面想,以至于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儿是因为感冒发烧、磕碰摔跤等原因来医院拍片检查,才无意见发现了肿瘤的存在。”

李涛主任坦言,从临床数据来看,有超过半数的患儿在确诊时已是晚期。“不可否认,高危患儿的预后是不尽如人意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50%。但随着免疫治疗(主要指抗gd2抗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极大程度改善高危患儿的生存期。”

年龄越小,家长越需警惕

年龄越大,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率越低,因为其治疗难度大,它还有着“儿童肿瘤之王”之称。“但这其实是针对高危患儿而言的。”李涛主任告诉记者,神经母细胞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胚胎时期原始神经发育障碍,它虽然罕见但也并非绝症,低中危患者往往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能达到80%以上,所以早期发现很重要。

“总体来说,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居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腹胀、消化不良。也可出现于颈部、胸部、盆腔等,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李涛主任说,神经母细胞瘤可以直接侵犯并扩散至周围组织,出现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有的患者可能原发肿瘤没有引起症状,转移的部位却引起症状,上述事件中的患儿可能就是这个情况。“骨转移可导致骨痛或关节痛,眼眶内转移会可导致眼球突出或眶周淤青、脑转移则可表现为头痛昏厥。”

“超声可以初步筛查腹部或颈部肿块,CT或核磁共振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李涛主任提醒,早期识别非常依赖于家长的高度警惕,家长应定期带孩子体检,可触摸腹部有无肿块,若孩子出现持续不明原因发热、骨痛、腹胀或发育迟缓,需及时就医排查。此外,新生儿期出现的皮肤结节或眼球异常也需排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冯德莱恩:15%税率是欧委会能... 转自:财联社【冯德莱恩:15%税率是欧委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财联社7月28日电,据央视新闻,在与美...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班务... 班级概况本班共有学生20名,其中男24名,女生26名。学生来源附近村庄,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多数...
最新或2023(历届)市委老干... 最新或2023(历届),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和XX市局工作目标要...
镇气象工作站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 吉林省XX市气象局成立了专项调研服务小组,以进一步深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乡镇气象工作站作...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春... 上学期情况分析:一学期愉快而有意义的幼儿园生活又结束了,在本学期中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