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为20世纪重要的“诗人群”作传
创始人
2025-07-28 00:01:39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

诗人郑敏

进入21世纪以来,传记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选择传主遵循“三个原则”,对作传者很有参考价值:一是选择知名度很高而透明度差的;二是选择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历史的人物;三是选择没有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的。从这些观点来看,《诗刊》副主编、文学博士霍俊明的《九叶传》的选材很符合叶永烈先生的“三个原则”——“九叶诗派”就是属于“知名度很高而透明度差”的人物群体。除选材具有某种填补空白的意义以外,《九叶传》在书写上还有自己大胆的创新和鲜明的写作特色。

开拓性“诗歌流派”研究力作

《九叶传》不是一人一传的那种通常的传记,而是一下子写了“九叶派”诗人群里的九位杰出诗人的传记。“九叶诗派”又名“中国新诗派”,是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并不多见的流派之一,包括穆旦、陈敬容、袁可嘉、郑敏、辛笛、杭约赫(即曹辛之)、杜运燮、唐祈、唐湜九位现代性诗人。该书相当于“九叶派”九个诗人传记的合集。由于历史的局限、社会的影响和时代的嬗变等因素的影响,“九叶诗派”并未尊享应有的地位和深入专门的研究。霍俊明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研究重镇——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的高足,从对“九叶派”个别诗作的探讨和单个诗人的研究起步,再到完成整个群体全面性的深入研究,可以说他的准备充分、基础扎实、史料翔实,为《九叶传》的成功撰写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九叶传》是一部开拓性“诗歌流派”研究力作,不但填补了中国“现代派诗人群体”传记的某种空白,为诗坛同仁系统研究现当代诗歌流派提供了珍贵的“诗歌史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九叶派”诗人诗作的系统梳理归纳和比较研究,得出了可靠的阶段性成果和个性化研究收获。

知人论诗,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

由诗人写以诗人流派为内核的诗人群体的传记,非常契合,有“传”有“记”,有“评”有“论”。事实上,给诗人写传记存在着一定困难。可喜的是,霍俊明本人就是位诗人,爱诗、写诗、懂诗是他的学业底色,同时,他还是诗歌理论研究者、诗歌评论家和诗歌编辑家。“九叶诗派”无疑是中国新诗现代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并且日益被经典化的重要文学现象。面对这些智慧的大师级诗人群体,霍俊明打开这一流派发黄的诗歌卷宗与人生档案,阅读“九叶派”诗歌作品,研究诗人的生平履历,更进一步熟稔该诗人诗歌作品的风格、特色、地位、影响、贡献乃至局限。对“九叶派”中每一位诗人都进行了文本细读和深入研习,从不同的角度辨析“九叶”的每一叶纹理,揭秘其非凡的“诗艺人生”。

对于穆旦,霍俊明写道:“一生为诗歌和翻译以及独立人格而受尽苦难的灵魂!尽管他在暮年也发出‘我走到了幻想的尽头’的无奈与不甘,但是他的歌声最终穿透了历史层层的雾霾而抵达未来。”

写陈敬容在异乡的漂泊和情感的动荡,“诗歌成了陈敬容取暖的唯一方式。诗歌也成了她特殊的日记和精神动荡的见证”。

写唐祈,凝练成一句诗高度概括他的一生:“半生风流半漂泊,不到气尽不曾休”。

叙写曹辛之,抓住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卓有成就的篆刻家、书法家、出版人以及书籍装帧设计大家。

写辛笛,霍俊明引用了邵燕祥的说法:“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像辛笛这样的诗人是可遇不可求的。”辛笛在《一个人的墓志铭》中写道:“我什么也不带走,我什么也不稀罕;拿去,哪怕是人间的珠宝!留下我全部的爱,我只满怀希望去睡!”显明了辛笛的强烈个性。

霍俊明以《孤独中驾一叶幻美的轻帆》为题,展开对唐湜的撰写。

写袁可嘉,则以他在1946年25岁时写下的墓志铭作结:“愿这诗是我的墓碑,当生命熟透为尘埃;当名字收拾起全存在,独自看墓上花落花开;说这人自远处走来,这儿他只来过一回;刚才卷一包山水,去死的窗口望海。”

“对于杜运燮这一代诗人而言,他们所面对的历史、现实以及人性和精神渊薮,未尝不像是一口幽深冷寂的古井,那些伟大而忧悒又独立的灵魂也必将在黑暗中发出历史的有力回声。”

郑敏享年102岁,是“九叶派”诗人中寿命最长的,也是最后凋零的一片叶子。郑敏强调,诗人的责任,就是“他永远远眺,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霍俊明写道:“在诗歌的大海上,郑敏犹如一只勤勉的河蚌,在无尽的咸涩潮汐中坚忍地等待诗神的眷顾,最终在沙粒的磨砺中生成闪光而圆润的珠贝。”

事实上,“九叶派”诗人个个都是时代的精英。其中穆旦、杜运燮、袁可嘉、郑敏四人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郑敏转入哲学系),唐祈毕业于西北联大历史系,辛笛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唐湜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曹辛之毕业于延安鲁艺艺术学院,陈敬容在华北大学学习,郑敏还是美国布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九叶”不仅均有诗集熠熠闪光,而且多有译著传世。霍俊明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结合诗人各自独特的性格、境遇透视这九位不同凡响的诗人大咖,写出了九位迥然不同的人生路径、不同的创作轨迹、独具的艺术才能,以及近似的时代痕迹和相近的风格特色。这样的诗人传记,围绕着传主的生平、家族、行迹、著述、工作、生活、婚姻与爱情等方方面面,“知人论诗”、客观真实,笔触灵动,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艺术性与可读性兼具,有的篇什恰似散文诗,语言优美,洗炼流畅。

找准每位诗人最适合的切入点

《九叶传》按照每位诗人的诗歌生涯、诗作特色一一书写,有以时间先后为序,有倒叙讲述,也有夹叙夹议——一边写诗人的艺术道路,一边评论诗作的艺术特点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或以“九叶派”诗人的诗歌创作为经线,以诗人的诗学理论为纬线,纵横交织出每一位诗人的生命诗学历程。写法非常灵活,找准每位诗人最适合的切入点,从最能吸引人阅读的角度和诗意开始。

九位诗人,大体上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陆续在20世纪至21世纪20年代走完了自己不凡的诗人之路。在这宏阔而跌宕起伏的百年变局中,这些诗人大多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的出身高贵,有的命运多舛,但每位诗人都学贯中西,很多人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评论家、书法家、篆刻家、理论家。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社会的曲折,几乎每位诗人都没能避免坎坷、磨难,遭受到批判、侮辱,作品被打入冷宫等,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委屈,一言难尽。霍俊明准确把握“九叶派”诗人诗作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贡献,体察这些闻名遐迩诗人的人生羁旅和诗作映射的世纪风雨,传达出时代的歌喉与心声。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周纪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班务... 班级概况本班共有学生20名,其中男24名,女生26名。学生来源附近村庄,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多数...
最新或2023(历届)市委老干... 最新或2023(历届),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和XX市局工作目标要...
镇气象工作站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 吉林省XX市气象局成立了专项调研服务小组,以进一步深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乡镇气象工作站作...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春... 上学期情况分析:一学期愉快而有意义的幼儿园生活又结束了,在本学期中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青力而为 京彩绽放     十五年前,源自江南的金融“活水”奔涌北上。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秉承“融创美好生活”的使命,怀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