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析 | 公共数据开放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的视角
创始人
2025-07-27 21:16:28
0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文标题:公共数据开放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的视角

原文作者:郭家堂

期刊:经济研究

关键词:索洛悖论;数据要素;公共数据开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尽管数据被视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新型生产要素,现有研究在解释索洛悖论和衡量其影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多关注传统信息技术而少涉及数据要素本身,缺乏对宏观环境外部性的考量,且使用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未能充分反映能源环境刚性约束。因此,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技术能否助力中国突破能源环境约束,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以实现“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抓住政府推动公共数据开放这一“拟自然实验”机会展开研究,从数据生产要素视角出发,基于数据要素的两大核心经济价值——减少信息误差和创造新知识,系统分析并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GTFP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究其促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的潜力。

 二、研究假设

假说1: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大量数据要素,有助于中国绿色效率改进增长。

公共数据开放通过提升社会透明度、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以及改进产业链关系,显著降低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决策误差,从而推动经济体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实现更高效的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效率改进。

假说2: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大量数据要素,有助于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增长。

开放的公共数据作为关键投入要素,通过提升社会环保认知、赋能城市绿色创新策源以及为产业绿色研发注入新动能,为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可能性。

假说3: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大量数据要素,有助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该假说是前两个假说的综合体现。绿色效率改进和绿色技术进步共同构成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的两大动力。公共数据开放通过释放数据要素的这两大基本经济价值,一方面优化了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则直接推动了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知识的产生与应用。这两股力量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经济体在考虑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三、研究设计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设计

建立模型(1):

文章采用交叠DID模型,为了解决交叠DID模型的异质性处理效应问题,本文采用“组别—时期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法(CSDID估计)作为基准回归的估计方法,并采用“插补回归”估计法和“堆叠回归”估计法展开稳健性检验。下标ipt分别代表城市、省份和年份。Y为被解释变量,后文将依次使用绿色效率改进增长(GEC)、绿色技术进步增长(GTC)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GTFP)分别检验假说1-3PDO代表城市所在省份是否开通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虚拟变量。σivt分别代表城市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εipt为误差项。

本文参考选择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NDDF)模型和Luenberger指标法相结合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指标做多维度分解。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数据

本文研究窗口期设定为20112022年。宏观层面数据来自《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企业微观层面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据表3,第(1)(2)列的被解释变量均为绿色效率改进增长指标(GEC),PDO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效率改进增长,假说1得到支持。第(3)(4)列的被解释变量是绿色技术进步增长指标(GTC),在这两列中PDO的系数均不显著,即没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绿色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的实证证据,假说2没得到支持。最后两列的被解释变量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标(GTFP),在这两列中PDO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公共数据开放显著地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假说3得到支持。

说明在样本期内,公共数据开放主要是通过绿色效率改进这条途径作用于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创造新知识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随后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动态效应、安慰剂检验、其他“异质性—稳健”估计法检验、排除同期政策与其他可能因素干扰检验等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前文的结论是稳健的。地域差异检验的结果与基准回归结论一致,并且认为公共数据开放很可能有助于缩小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之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

二)进一步检验与理论基础检验

1)进一步检验

本文推断数字技术在短期内可能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传统投入要素(KL)与GDP产出的效率提升并不十分显著,但对能源资源投入和污染减排等效率有显著改善作用,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传统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GTFP_L(劳动效率增长指标)、GTFP_K(资本效率增长指标)和GTFP_GDPGDP产出(规模)效率增长指标)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却忽视了GTFP_E(能源效率增长指标)和GTFP_CO2(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增长指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将上述子指标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1)式展开进一步检验,结果如表4

可以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能源投入效率和二氧化碳减排效率,而对劳动、资本和GDP产出三者的效率提升不显著。

(2)理论基础检验

如果本文的理论以及解释成立,那么以公共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要素的基本经济价值应该能够在企业微观层面找到证据。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数据要素经济价值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回归模型在式(1)基础上构建,具体如下:

下标fipt分别表示企业、城市、省份和年份,M为被解释变量,后文将分别代入企业供应链效率(SC)和企业专利知识宽度(PK)等具体指标,CV为企业层面控制变量,μfvt分别代表企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εfipt为误差项。

53列是以SC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检验结果。第(1)列是全样本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该列中PDO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意味着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大量数据要素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供应链效率。按照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关联企业和非BAT关联企业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如表5的第(2)(3)列所示。本文关于数据要素(公共数据)第一经济价值的阐述得到了微观企业数据检验的支持。表53列是以PK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检验结果。列(4)是全样本回归结果,PDO的系数不显著。同样按照BAT关联企业和非BAT关联企业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论不仅支持了本文关于以公共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要素第二经济价值的阐述,同时也支持了本文关于假说2未能通过实证检验的解释。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绿色效率改进和GTFP增长,但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2)动态效应检验揭示了数据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3)区域分析表明其对中西部城市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意味着公共数据开放具有协调区域绿色发展的潜力。

4)为索洛悖论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索洛可能没有考虑到“能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刚性约束,以及数字技术发展所能发挥的众多社会福利的改进效应”。

5)本文微观层面实证研究支持了数据要素经济价值的理论。

(二)启示

1)政府要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赋能高质量发展。

2)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基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数据的第一经济价值,助力绿色效率向帕累托最优改进。

3)激发基于开放公共数据的创新活力,有效挖掘公共数据的第二经济价值,助力绿色技术进步迈向突破性“奇点”。

 六、原文摘要

2010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据高度渗透到各领域,然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重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普遍放缓,引起了学界对索洛悖论的再次关注。针对该经济现象,本文从数据要素减少信息误差(第一经济价值)和创造新的知识(第二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数据要素中公共数据开放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借助中国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逐步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城市宏观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大量数据要素,对中国绿色效率改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暂未显现,总体上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上述作用中,公共数据开放具有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和节能减排等效应特征。微观层面实证研究证实了以公共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要素两大基本经济价值,大部分中国企业有效利用了其第一经济价值,少数拥有丰富专有数据的企业有效利用了其第二经济价值。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索洛悖论给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索洛可能忽视了能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从而给出“计算机对生产率无效”的片面判断。本文研究为中国的公共数据开放、数据要素价值认知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证据。

作者:

谭心怡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新媒体编辑:浦晶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齐心协力唱好下半年消费大戏 转自:证券日报    ■闫立良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2025年上半年全国黑色金属冶... (来源:金属钢铁)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
全球首个:2025世界人形机器... 当机器人踏上跑道、踢起足球、跳起舞蹈,甚至能精准完成工厂、酒店等多种场景任务……你能想象这超未来的场...
特朗普会见冯德莱恩 称美欧达成...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方面,特朗普...
建行泸州分行开展“强素质作表率... 建行泸州分行开展“强素质作表率·书香伴青春” 读书活动2025年07月27日 23:34:41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