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7月24日,同花顺平台的海南自贸区(885894)板块单日涨幅达9.11%,板块指数增长至1504.21点。7月25日,该指数开盘冲到1533.24点,最终回落至1447.47点。
在此背景下,海南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表现与建设路径值得关注。海南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表现如何?海南自贸港封关又将如何影响该地上市公司品牌建设?对此,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基于“2025海南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进行分析,并采访了品牌专家、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
庞瑞表示,海南可依托自身优势产业培育链主级别上市公司,例如在有特殊资源禀赋的农业领域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做大龙头企业。对于即将到来的海南封关,他认为,海南本地上市公司因处于政策优势区域,具备发展先机,但这些优势能否转化为实际成果,仍取决于企业自身努力。
榜首品牌价值未过百亿元,农业领域合计品牌价值领先
日前,由每日经济新闻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制作的《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海南共有9家上市公司进入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TOP3000名单,当地其余上市公司因品牌价值较低,未能进入蓝皮书榜单。
榜单显示,海南橡胶(601118.SH,股价5.2元,市值222.53亿元)位列榜首,品牌价值达95.60亿元,大幅领先于其他上榜企业,甚至超过了第二名至第四名企业的品牌价值总和。
实际上,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据悉,海南橡胶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唯一涵盖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集天然橡胶科研、种植、加工、贸易、金融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
总体来看,海南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使是位于榜单首位的企业,其品牌价值仍未突破百亿元。
庞瑞认为,在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层面,海南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与海南橡胶同量级的品牌。“这需要发展更多能引领各行业发展的品牌企业,以解决品牌价值断层下滑的问题。”
从行业分布来看,农业的合计品牌价值最高,超过140亿元。另外,除装备、有色金属和运输行业,其余行业各自的合计品牌价值均未突破10亿元。
庞瑞认为,作为中国唯一全省都处于热带的省份,海南农业潜力巨大,尤其是海洋渔业等领域。“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海南农业结合自贸港的发展规划,有望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
对此,他建议,海南可围绕自身优势产业培育链主级别上市公司。例如在有特殊资源禀赋的农业领域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做大龙头企业。同时,国资背景企业也可以加强产业链内的整合,提升效率,以带动行业实现均衡发展。
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在全国排名靠后,封关政策优势待转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5年来,海南地区生产总值逐年递增,2024年达到7935.7亿元,在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28位。
事实上,这一排名与海南蓝皮书上榜企业在品牌价值维度的排名情况相似。在2025年蓝皮书中,海南上榜企业的合计品牌价值约为255亿元,在不含港澳台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30位。
据悉,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封关”是指把海南岛全岛建设成为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全岛封关运作以及未来自贸港的建设将对海南上市公司的品牌建设产生哪些影响?
庞瑞认为,海南本地上市公司由于身处政策优势区域,确实具有较大优势,但能否转化为实际成果还取决于自身努力。“一方面,海南本地企业需要提升竞争力,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另一方面,也需要应对更多企业进入海南后所形成的竞争压力。”
此外,他还表示,海南可以通过零关税政策通道,发展成为国际供应链上农产品和远洋渔业产品的主要品牌和供应链中心,特别是可被打造为中国向海外输出农产品及全球采购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