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
我家有一只小狗,长得很潦草,自来卷,毛色跟冬天的枯草一样。带它去公园里,如果躺在枯草地上,路人根本看不到它。
它是一位收养流浪狗的老奶奶送给我们的,那时候它只有两个月。老奶奶说,谁收养了它那就是它的福气,因为它每天吃饭要靠抢,但又抢不过其他大狗,经常挨饿。 我们把它带到宠物医院给做了全面体检,打了疫苗之后,就带回了家。
刚到家的那天,尽管我们已经给它准备了狗窝,买好的幼犬狗粮放在碗里,但它不敢去吃,紧缩成一团趴在我家孩子的一只鞋上一动不动,眼神里满是恐惧,看得让人心疼。我把手放在它背上,缩得更紧了,身上的肋骨一根根硌得掌心疼。临睡前,它才慢慢熟悉,不知什么时候放在碗里的狗粮一颗都没剩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刚打开狗粮袋子,抓了一把刚放到碗里,就看见它飞奔过来,狼吞虎咽,整个头埋在碗里,生怕被抢走。当时家里还有另一只临时寄养的成年狗,为了防止大狗欺负它,我们特意把它的碗放在安静的角落,让它安心进食。但每次它都是几口吞肚,就连喝水也是,常常被呛着。孩子心疼地拍拍它说,“别着急,慢慢吃,以后没人和你抢。”
有时候,它甚至会去抢那只大狗的成犬狗粮,生怕下次抢不到了。后来,大狗被送走了,它才慢慢适应了吃独食的快乐,但依旧很快,仿佛传说中的“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有一回,我正准备做饭,刚打开米袋子,就听到它一阵急促奔跑的脚步声,突然又停了。原来睡眼惺忪冲过来的时候一头撞在了门框上,估计很疼。我赶紧蹲下,轻轻揉着它的脑袋,它乖乖地蹭着我的手,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怜爱。
它最爱守在厨房门口。我炒菜时,它就在厨房门外当守门员,不哼唧也不闹,眼里满是期待。要是有炒好的菜或肉掉地上,我哎呀一声,它就进来了,默默地打扫干净就又去门外等着了。过年时,父亲自制猪肘,从准备到完成,大约需要一天一夜。香喷喷的肘花在锅里咕嘟咕嘟,小狗在厨房门口一会儿坐一会儿躺,哪儿也不去,舔舔嘴唇,咽咽口水。猪肘煮好之后,用重物压着,放在厨房门口,要等第二天早上再拿出。晚上,我们把它抱进狗窝,可半夜起来,发现它又趴在猪肘旁,睡得香甜,想必是这香味给了它十足的安全感。
它一岁左右时,对骨头情有独钟。有次我们带回来一个大腔骨,它兴奋得跳起来。可骨头太大,一开始它还有些害怕,往后缩了一下,又受不了香味,再伸了伸脑袋,张了张嘴,但又不敢下嘴。围着骨头转了两圈,才敢用舌头去舔。再次确认对方没有向它反击之后,才敢真正下嘴。整整一下午,它都在勤勤恳恳,也不再叼着拖鞋到处藏了。临睡前,啃骨头的声音太扰民,我们就把骨头收走,放在卫生间门口。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它躺在骨头旁边睡着了,嘴角还挂着口水。
后来体检,医生说不能给它吃骨头,我们这才明白它偶尔呕吐的原因。从那以后,家里做排骨,我们都会细心地把肉剔下来,再拌上一些蔬菜和狗粮,做成它专属的美味。
偶尔它也会调皮捣蛋,趁我们不在家时翻垃圾桶。回家要是看到它躲躲闪闪,不用猜就知道是它干的 “好事”。但每次看到它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我们哪还忍心责备。有时候听到它在窝里嚼得嘎嘣响,那估计又是在享受它偷偷藏在垫子下面的肉干或者馍干吧。
慢慢地,它不再担心没吃的,反倒开始挑食了,有点穷人变富人之后毛病就多了的感觉,只吃特定品牌的狗粮,还得拌上肉和菜。吃饭时,它总会围在桌旁,用无辜的眼神望着我们。有时候,我们先给它拌好狗粮,它却不吃,等我们吃完饭,它才慢悠悠地去吃自己碗里的,仿佛在告诉我们:“我就喜欢和你们一起分享。”
如今,它已经陪伴我们十年了。从当初那个挨饿抢食的小可怜,到现在被我们惯得有点挑食的 “小馋嘴”。虽说惯着它可能不太对,可一想到它曾经流浪时的艰难,就觉得这些 “毛病” 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它快乐健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