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乱象频发 监管亟待强化
创始人
2025-07-27 15:17:44
0

随着气温攀升,夏季装修热潮如期而至,住宅小区房屋改造进入高峰期。然而,本报夏令热线近期集中收到数十起违法装修投诉,暴露了老房结构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闵行区漕宝路1911弄秀峰翠谷公寓10号楼居民胡先生的遭遇,正是住房结构安全面临挑战的缩影。建于1994年的秀峰翠谷公寓是典型的老小区,六层砖混结构楼房承载着老居民30年的记忆。“住了大半辈子,房屋质量很‘扎实’。”胡先生的话语里满是对老房的感情。然而,5月7日的停电事故揭开了惊心一幕:推上电闸的瞬间,楼上传来尖叫,601室装修工人用冲击钻击破楼层间电缆,现场火光四溅。更令人震惊的是,该住户不仅敲除次卧承重墙,还切割主卧承重梁,甚至在梁下新砌墙体“借力”。“没过几天,我家屋顶正对新增墙面的位置就裂了缝。”胡先生指着天花板上蔓延的裂纹说,夏季多雨,墙体开裂可能加剧渗漏风险,而结构损伤在高温膨胀的作用下,隐患以更快速度累积。

面对楼上的“大刀阔斧”,胡先生求助于居委会与物业。物业公司虽张贴《整改通知书》要求停工,但执行力有限。经反复沟通,涉事业主仅恢复了次卧承重墙,对承重梁切割与新增墙体问题仍置之不理。城管部门三次书面回复均表示“已转交”,执法人员迟迟未上门,而装修工程已近尾声。“高温天材料膨胀大,现在不整改,秋冬收缩后更难修复。”

同样身处煎熬中的还有宝山区蕰川路1438弄华馨苑居民。1号楼住户吴先生反映,一楼业主违法拆改东、南两侧承重墙,违规新开4扇大门。“我们楼紧挨着地铁1号线,旁边就是河道,汛期本身地基压力就大。”他忧心忡忡地说,拆改承重墙行为可能加剧房屋沉降,而地铁振动与河道防汛压力的叠加,让整栋楼的安全系数下降。更棘手的是,当执法人员顶着烈日上门时,涉事业主始终紧闭大门,僵持不仅消耗执法力量,更让整改时机流失。

这些案例暴露出监管链条的薄弱环节:物业缺乏强制执法权、单一部门执法面临入户难题、跨部门协作机制响应相对比较迟缓。业内人士建议,公安、城管能否建立夏季联合执法专班?构建“快速核查、联合入户、即查即改”的应急机制,筑牢老房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 杨玉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强降雨致多地道路中断,抢修...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市气象局今天(27日)8点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北京密云区仍处于...
哈佛揭示外部反馈对Agent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DeepTe...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国内工业互...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上观新闻)一...
会计电算化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
【ETF龙虎榜】风险偏好提升,... .app-kaihu-qr{text-align: left;padding: 20px 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