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央视网消息:从街头机械巨兽到海边载人飞碟,很多原来只能靠想象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就在这个暑假,各种文旅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这款诞生于辽宁大连的仿生机械装置夔牛雷雷长21米、高10米、重48吨,数百个精密机械部件实现它180多个关节协同运动,姿态补偿算法让它动作更精准迅速,它成为了淮北夔牛天街文旅场景新地标。在大连,这个机械巨兽熊北北,让城市工业遗迹熊洞街再次爆火。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这家企业以《山海经》《封神演义》等典籍为蓝本,开发出包含12000多个传统纹样和800多个神话角色数据库。眼下,研发团队正在尝试为这些钢铁巨兽装备上“AI大脑”。
在广东深圳,这款全球首个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人飞碟实现首飞。以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和航空级铝合金制造机壳,6轴12桨推进系统,拥有360度全景视野,能在水面上直接起飞降落。
新技术让影视作品画面更震撼 制作更高效
令人目不暇接的不只是各种新装备。在影视制作领域,随着国产电影票房不断取得佳绩,业内人士也在不断探索如何用科技让影视作品的画面更震撼,如何通过数字制作降本增效。
大家在《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里看到的一些顶级电影特效都诞生在四川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
这是电影《独行月球》中的金刚鼠,它是一个完全的数字生物。除了需要制作正确的骨骼、正确的肌肉分布,还需要还原真实袋鼠的动作和表情,制作团队共用了1331个目标体去实现它的动作和表情。他们给金刚鼠做了大约5000万根毛发,不断修改材质和光线追踪参数,让它栩栩如生。
在成都这家影视园区,这个公司正在筹备制作《流浪地球3》的一些数字化特效镜头。据制作团队介绍《流浪地球3》将使用更前沿的虚拟拍摄、数字换龄、三维特效、AI等技术,让大家在光影中体验视觉盛宴。
在北京首钢园,这个“大光球”里面排布了数百台超高清相机、数万颗LED灯珠。数种光线颜色组合和各种光照强度,几乎可以还原影视拍摄中的全部光效场景。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照度最亮的光场重建系统。人物不需要穿戴任何设备,通过捕获真人光线位置、颜色等信息,即可生成一个真实人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