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今天(27日),北京中轴线迎来申遗成功一周年。北京市文物局(市申遗办)正式发布了《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继续推动“古都之脊”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是:未来三年,继续推进天坛、先农坛等遗产点的腾退整治取得更明显进展,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效突出,北京中轴线历史风貌充分彰显,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窗口,北京老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更加光彩夺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五个方面45项重点任务。
一、在“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方面,共18项任务。《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完成修改并公布实施。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已调整为中轴线保护组,还将深化中轴线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做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将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推动遗产点逐步恢复历史格局,推进北京中轴线区域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更新,推进北京中轴线相关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空间的保护,保护传承老城历史文脉。
二、在“提升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能力”方面,共9项任务。将充分发挥监测平台作用,持续做好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监测。推进正阳门城楼、永定门城楼完成修缮后向社会开放。制定北京中轴线旅游服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可持续旅游管理措施。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遗产影响评估制度,加强北京中轴线区域风貌管控,持续优化提升北京中轴线景观视廊。发布北京中轴线统一标识,加强北京中轴线知识产权保护。拓宽社区居民参与路径,引导更多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公众参与机制效能。
三、在“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方面,共10项任务。将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重点阐释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深化北京中轴线展陈体系,提升遗产构成要素价值展示标识系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北京中轴线主题文艺创作,加强文化资源统合和文化活动统筹,持续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品牌。推进“数字中轴”建设,打造更多互动型、沉浸式数字产品和体验场景。优化导游导览服务,构建慢行探访系统,开发北京中轴线特色旅游线路。推进北京中轴线文化进校园,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打造“中轴有礼”文创品牌。
四、在“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方面,共4项任务。将创新传播手段,加强北京中轴线宣传推广。策划举办申遗成功周年宣传展示活动,办好国际古迹遗址日等系列活动。积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北京中轴线主题国际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八处世界文化遗产优势,促进世界遗产地交流合作。
五、在“保障措施”方面,共4项任务。将强化央地协同联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引导支持、督办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擦亮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又一张金名片,也是北京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新起点。
上一篇:山东重构“海河经济”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