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环药业”)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800万元至4500万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6288.7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除了国家药品集采、医保政策调整及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等行业共性因素外,一笔高达6103.82万元的垄断罚没款成为联环药业上半年业绩“变脸”的关键因素。该笔罚款源于联环药业参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操控,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72.53%,直接导致二季度业绩承压,最终使上半年整体业绩陷入亏损。尽管扣非净利润仍为正值,但同比降幅超六成,显示主营业务亦受显著冲击。
此次业绩骤变不仅暴露了联环药业合规经营的漏洞,更折射出仿制药企在行业转型期的生存困局,其试图通过加速创新药研发与高端产品拓展实现转型的道路,正被巨额罚款与行业下行压力双重裹挟,前景充满挑战。
核心产品全面承压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12月,由扬州制药厂发起设立,2003年于沪市主板上市。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覆盖泌尿系统、抗组胺、心血管、甾体激素、抗生素五大系列,拥有100多个品种规格,核心产品包含国家一类新药爱普列特、二类新药依巴斯汀以及非洛地平等。
2025年上半年,联环药业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公司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800万元至4500万元,上年同期则盈利6288.79万元,同比减少1.01亿元至1.08亿元,从盈利到亏损的反转,终结了联环药业的盈利态势。
联环药业的业绩下滑趋势在今年一季度已显现。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8%,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9.15%,呈现“增收不增利”局面。一季度受国家药品集采、医保支付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承压下行,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进入二季度,不利情况进一步恶化,毛利率持续低位徘徊,并且同期的一笔巨额垄断罚没款成为联环药业面临业绩亏损的关键因素。
今年6月10日,联环药业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行政处罚决定书》,被认定与竞争对手以垄断协议形式变更、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违反《反垄断法》。对联环药业的处罚结果为:没收违法所得1789.92万元,按2023年销售额8%计罚6162.72万元,结合宽大情形减免30%后,实际罚款4313.9万元,罚没款合计6103.82万元。该金额占2024年营收的2.83%、净利润的72.53%,将直接减少2025年净利润6103.82万元。
对于本就业绩承压的联环药业来说,这笔巨额罚款无疑是雪上加霜。公司资金流出大幅增加,对现金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减少可能还会影响到原材料采购、日常生产运营的资金分配,甚至投资计划。
今年上半年,联环药业的扣非净利润虽仍为正值,但同样不容乐观。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850万元至2200万元,同比减少63.98%至69.71%,其大幅下滑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在行业环境变化冲击下承受巨大压力。
不仅联环药业的主力品种依巴斯汀片被纳入集采,非那雄胺片(泌尿领域)等核心仿制药品种也陆续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同样经历了大幅的价格下降。随着集采的推进,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回归正常水平,从垄断期间的98.76元/支暴跌至集采后的0.23元—4.5元/支,联环药业在该产品上的利润大幅缩水。
医药市场战略专家赵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态势。部分企业凭借强大创新能力和独特产品优势实现业绩稳步增长;而以仿制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受集采、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甚至亏损。联环药业的业绩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整体趋势,尤其是仿制药领域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转型之路面临困境
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变脸”之前,联环药业的业绩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左右;2023年,这一数据略有增长,达到9200万元;2024年,净利润为8415万元,相较于2023年下滑37.66%。
(来源:联环药业2024年年报)面对业绩大幅波动和行业环境变化,联环药业积极推进转型,将创新研发作为重要突破口,其中LH-1801的研发进展备受关注。该药物为SGLT2抑制剂,主要用于代谢疾病领域治疗,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代谢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市场对相关治疗药物需求旺盛。目前,联环药业LH-1801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公司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若能成功上市,LH-1801将填补国内该领域部分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同时为公司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不过,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是行业普遍特点,LH-1801从临床试验到最终上市仍需跨越诸多关卡,并且对应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外已有多款SGLT2抑制剂上市,LH-1801需在疗效、安全性、价格等方面展现独特优势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已上市产品市场拓展方面,美阿沙坦钾片成为联环药业的重点推进对象。作为高端降压药,美阿沙坦钾片具有良好疗效和市场潜力,与传统降压药相比,在降压效果、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能更好满足高血压患者治疗需求。目前,该产品已在13个省份完成挂网,获得了在这些省份公立医院销售的资格。
赵伟表示,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市场需求稳定且庞大。高端降压药市场虽竞争激烈,但利润空间相对较大,若美阿沙坦钾片能在该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或将对联环药业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近几年,联环药业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8500.7万元、1.07亿元和1.41亿元,三年累计达3.33亿元,其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比例也在逐步提升,分别为5.17%、5.48%、6.5%。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77亿元,同比猛增95.9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82%,也较上年大幅提升。
不过,对于业绩承压的联环药业来说,如何在保证研发进度的同时平衡资金投入和短期业绩表现,是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联环药业,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7月24日,联环药业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议案。公司计划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最高不超5亿元、期限不超3年的科技创新债券,采用公开发行方式,利率按市场情况确定。
联环药业表示,此次发行旨在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募集资金将为新药研发等核心业务提供支持,助力提升研发效率,应对研发挑战,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