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位于新疆克州阿合奇县阿合奇村的五星家园小区,由江苏无锡专家参与设计规划。
在新疆克州实验小学,援疆教师张静正在上课。
在新疆克州阿合奇县“江苏情·集体帮扶农场”内,几十只柯尔克孜种公羊正在羊圈里吃草。
在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援疆护理师冯丽萍在照顾产妇和新生儿。最近几年,新疆不断“出圈”。那里的美景和美食,吸引着全球游客;那里的人群中,蕴藏着讲不完的故事。盛夏时节,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就见证了一段跨越山海的援疆故事。
克州阿合奇县是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同时也是“猎鹰之乡”。在苏木塔什乡驯鹰文化旅游景区,记者见到许多年轻的驯鹰人。他们骑马、驾鹰,动作一气呵成,现场观众的掌声在山间回荡。江苏无锡的援疆干部与当地文旅部门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柯尔克孜族民族特色的文旅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万里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这是阿合奇县同心中学95后援疆教师张成都给记者写下的感想。虽然年轻,但他总能感受到援疆团队的信任与自己肩上的责任。小伙子总说:“年轻,要到边疆感受一下前辈们滚烫的人生。”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15周年。15年来,江苏累计选派五批1139名干部人才来到帕米尔高原,与克州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
校园里、医院中、草场上、园区间,教育援疆、医疗帮扶、产业援疆、文化润疆……克州的土地上,处处镌刻着“江苏情”。在共同建设美丽克州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述说着动人的援疆故事。
(本报记者 刘宇航 苏雁 赵明昊)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刘宇航摄)
上一篇:新技术“折服”了种粮老手
下一篇:推动“以赛引才”长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