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技考古,“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新书发布
创始人
2025-07-27 00:15:30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7月26日,重庆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插上科学与人文的双翼——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大象出版社供图

该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考古科研院所专家打造,是中国考古学会向全国青少年朋友推荐的考古科普读物。丛书立足科技考古,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考古知识,讲述考古故事。丛书包含《与动物为伴》《人类的过往》《沉没的历史》《星空的启示》《城墙的内外》5册,分别对应动物考古、人骨考古、水下考古、天文考古、城市考古等学科分支领域。

现代考古学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不仅早已实现了“锄头考古学”向历史、人文、科技、信息等多种手段联合运用的综合学科的跨越,更在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方面实现了从小众学问到大众关注热点的转身。

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在发布会现场回顾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尤其介绍了近年来考古学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正是考古学科的发展进步,为相关科普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重庆师范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人类骨骼考古学专业讲师杨诗雨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人骨考古的小故事,并表达了他读过《人类的过往》后的感想:“现在考古现场有时会对学生开放,当我在考古现场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时,就常常在想应该给孩子们怎样呈现考古知识才能有效、有趣,现在我觉得《人类的过往》这本书能成为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是大象出版社“夏商考古”产品线上的又一佳作。目前,《以动物考古》《人类的过往》已出版,其他几本也即将推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国际货币论坛:李礼辉建... 经济观察网 7月27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2025国际货币论坛”上表示,中国与全球的跨境支付是...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5...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7月27日11时19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50亿这...
线上买“动漫合集”,解压竟是淫... 转自:法治日报前不久,上海市民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学霸××库”店铺花费499元购买了一套宣称“包含2...
当AI与数学在上海相遇:202... 2025年7月2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迎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的高端论坛。作为世界...
大雨暴雨,即将抵达!安徽将迎连... 转自:中安在线据“安徽气象”最新消息,未来十天全省多降雨。27日-8月2日受低压环流影响,我省多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