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韩志红、王坤)“感情好比啥都重要,不要彩礼,我们也能踏踏实实经营婚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谈起未来生活,滦南县长凝镇大孟庄村新婚不久的孟令帅夫妇信心满满。
滦南被确定为我省6个“选树低彩礼乡镇探索县域”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选区县。过去,高额彩礼横亘乡间,成为阻滞幸福、侵蚀文明的“冰封之河”。自倡导低彩礼婚俗工作开展以来,滦南县各地彩礼、婚礼费用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群众摒弃传统彩礼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低彩礼,婚事简办之风悄然兴起。
从构建“县-镇-村”三级低彩礼工作体系入手,该县确立了5个先锋试点镇,再以试点镇为原点,辐射全县;开展红白理事会赋能培训,指导全县589个行政村将低彩礼新风内容纳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村民座谈、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形式,找准痛点堵点,精准推动婚俗改革实现从“政府推动”向“群众自治”的关键转变。
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新人践行”的移风易俗激励机制入手,该县创新推出“喜事能量站”惠民计划,甄选“爱心企业”为践行低彩礼的新人提供专属优惠政策。目前已有32家企业入选,涵盖婚庆、酒店、商超、餐饮、摄影等婚庆相关产业类别,这些举措不仅节省了新人的婚宴开支,更让婚礼在简约中不失浪漫与温馨,赢得村民广泛赞誉。“我们镇的启程酒店不仅为践行低彩礼的新婚夫妇降低婚宴价格,还为新人们精心设计婚宴菜单,免费提供婚礼场地布置的部分装饰用品,赠送结婚照精修照片、婚庆小礼品、食品饮料等。”坨里镇宣传委员张秀丽介绍。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该县利用“文化搭台”,创新传播方式,组织创作了评剧《三进门》《新风赞》《抵制高彩礼谱新篇》、大鼓书《彩礼之思 新风之盼》《喜事新风简梳妆》、小品《彩礼风波》等一系列以倡导低彩礼新风尚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联合“桑榆晚霞”蒋各庄评剧团、李庄子村老区艺术团、井二里村“夕阳红”剧团等文艺团体排练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婚俗新风。
依托乡村“能人+”特色优势,该县74254名“能人”志愿者联动青年群体组建“乡村能人+青年结对”模式,“能人”宣讲,青年示范,用乡音土话讲透移风易俗政策,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新风尚。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主题宣讲 2935 场,张贴宣传海报589份,累计发放倡议书96000余份,为树立婚俗新风注入了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