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昨天,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地球共同健康”分论坛上,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全意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国家、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加强相关的协作机制,形成更有效的联动。
“气候变化带来的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主任皮乌卡拉说,必须正视气候变化的本质,面对挑战,卫生系统必须适应“新常态”。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巨大,但我们对其认识仍有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医学教育体系要立即‘动起来’,让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并在工作中做出改变。”王全意认为,包括公共卫生岗位在内的卫生健康从业人员应加强相关的职业培训。有关部门在对工业生产进行规划、监测、预警、干预、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时,都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相关影响,并及时做出响应和调整。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干预措施要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的健康威胁。”
同时,王全意认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国家、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加强相关的协作机制,形成更有效的联动。“比如,在极端天气的应对方面,北京市的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就建立了日常紧密合作的机制,共同面向市民发布相关预警,起到了直接、有效的作用。”
上一篇:两位足坛巨星 同日空降贵阳
下一篇:泰柬边境冲突因何而起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