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冰箱,多数人觉得它是食物的“安全港”,可您知道吗?冰箱里藏着的李斯特菌,能让孕妇面临流产风险,让新生儿身陷险境。近日,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孙洋馨,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个“冰箱刺客”。
记者 郭蕊 通讯员 孔兵
龚彦胜 济南报道
在多数人印象里,把食物放进冰箱就可以延长保鲜期,认为低温能杀死大部分细菌。
孙洋馨提醒大家:“李斯特菌是个例外,它就喜欢在冰箱里‘安营扎寨’。”这种长得像小短棒的细菌,在显微镜下会首尾相连。“25℃时,它们会甩着鞭毛到处游动,到了37℃反而变得懒洋洋,这其实是它们的伪装术。”孙洋馨解释道,李斯特菌0℃就能繁殖,就算在-20℃冻上一年,解冻后也能“复活”,堪称细菌里的“耐寒冠军”。
专挑“软柿子捏”
这些人群要警惕
“李斯特菌特别‘欺软怕硬’,健康人群感染后,可能只是腹泻,发烧三五天就好了,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后果可能是致命的。”孙洋馨着重强调。
孕妇是李斯特菌攻击的重点目标。“菌血症会突破胎盘,孕早期感染的话,有65%的概率会流产,中晚期则有26%的可能胎死腹中。”孙洋馨说起2024年温州的案例仍心有余悸,那位孕妈就是因为喝了冷藏牛奶引发败血症,导致早产儿出生即遭遇感染性休克。
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后,风险更是极高。“新生儿感染后,患上脑膜炎的死亡率超过50%,就算幸存下来,也可能留下智力受损的后遗症。”孙洋馨语气沉重地说。
除此之外,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也容易受到重创。“可能会引发脑炎、脑干脓肿、呼吸衰竭等严重问题。”孙洋馨举例,北京一位移植患者曾因吃了未加热的卤味,最终因脑干脑炎离世。
这些“冰箱常客”
暗藏危机
孙洋馨提醒,李斯特菌常潜伏在冰箱的角落里,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开封乳制品是重灾区,未进行巴氏消毒的鲜奶和奶酪,简直是李斯特菌的“理想温床”。”即食冷荤也不能掉以轻心,像凉拌菜、卤味、烟熏三文鱼,常温下存放2小时,就可能出现“菌量爆炸”。
超市里的预切水果,比如盒装西瓜、哈密瓜,用刀切的时候,可能会把表皮的细菌带入果肉,增加感染风险。还有速冻食品,像冰淇淋、速冻虾饺,“低温虽然能抑制李斯特菌生长,但解冻后它们就会‘复活’。”孙洋馨说。
别让冰箱变成
细菌的“培养皿”
要想远离李斯特菌,孙洋馨给出几个建议:
首先,生熟刀板一定要分家。“切生肉的砧板,先用沸水烫30秒再切熟食,李斯特菌在不锈钢上能存活7天,但高温能瞬间将其消灭。”
其次,剩菜必须彻底煮沸。“回锅要煮到冒泡,牛排煎到中心70℃才安全,最好插温度计确认,孕妇千万不要吃溏心蛋。”对于冷藏超过24小时的汤和海鲜,孙洋馨建议直接丢弃。
每月给冰箱“洗澡”也很重要,“断电后,用白醋加小苏打擦拭隔板,潮湿环境可以成为李斯特菌的温床。
最后,孕妇要特别注意忌口,“刺身、现打冰淇淋都不能吃,改吃热酸奶、煮玉米会更加安全。”
孙洋馨强调:“别让冰箱变成细菌的‘培养皿’,做好防护,才能守护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