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语言限制、深入现实生活,让舞蹈更好看
创始人
2025-07-25 19:02:18
0

(来源:文旅中国)

“当下,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远远不够,太多作品是在练功厅里产生的,生活感悟和人生阅历不足难以支撑创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谈现实题材就显得单薄而空洞。无论哪个舞种都需要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生命的敬畏尊重,都需要有坚实的内核去支撑。我们要进入生活,要提倡一个深入的采风,打开选材和立意的视角……”

7月24日,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舞蹈家协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艺术表达与舞台呈现”专题研讨会上,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说。

北京舞蹈大赛是由北京市文联创办于1983年的舞蹈艺术类品牌活动,聚焦出作品、出人才,为首都舞蹈艺术工作者和舞蹈爱好者提供展示学习平台。第十九届北京舞蹈大赛共收到报名参赛舞蹈作品817件,最终110件作品入围决赛。此次研讨会是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之一,也是北京舞蹈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大赛评委,舞蹈领域学者、创作者,以及影视、文学、戏剧领域专家对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多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生活与艺术不要夹生,要美感、要共情

今年的北京舞蹈大赛涌现出非常多现实题材作品,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主任胡淮北在观摩过这些作品后发现,部分作品存在过度戏剧化处理、形式大于内容、技术堆砌、情感空洞等问题。“现实题材创作不可直白地反映现实而抛弃舞蹈语言系统,将观众引往哑剧和舞蹈的夹生体,而是要将现实事件转化为舞蹈语言,让观众在观看时能联想到现实生活,感受到美。”胡淮北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崔月梅从民族舞蹈教学与创作出发提出,舞蹈创作要打破传统观念,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可融入文化符号,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借助现代人的审美理解构建舞蹈语言,实现表达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胡伟用“雅俗共赏”概括现实题材舞蹈创作。“雅”在将生活提炼加工后呈现在舞台上,“俗”在舞蹈内容要具有普世性,叙事逻辑要按照观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注重真情实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张荪呼吁,现实题材舞蹈创作要重视观众视角,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者要思考作品想为观众传达出何种温度与初衷。比如本届大赛作品《希望的田野》讲述土地与劳动的共生逻辑,本真的艺术表达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内核,任何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叙事不是生硬符号,是技、艺、道的融合

“好的作品是雅俗共赏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需在技、艺、道贯通升华中发掘写意空间,凸显肢体语言魅力,向观众传达意境之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说,当代舞蹈已成为肢体技巧、剧目编排、音乐舞美、舞台造型等共同托举的综合性艺术,比如本届大赛作品《妈妈的小房子》通过创意编排歌咏母爱,《佛窟掠影》利用灯光造型提升了舞蹈张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张之薇认为,当下舞蹈创作者能够和普通观众共情,以开放的创作观念、普世的情感主题,打通专业与大众、传统与现代的隔阂,用技巧传达情绪、用肢体表达思想,去形取神直抵精神世界。比如本届大赛作品《任我行》以芭蕾为基底,挣脱了程式化编舞套路,融合多个舞种,不羁的少年心气喷薄而出,给观众以心灵冲击,展现出舞蹈创作超越舞种边界与题材、建构当代审美的可能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看来,现实题材舞蹈创作应注重舞台呈现效果与观众感受,避免主题表达的生硬与符号化,在呈现性之外注重叙事性,通过创意和情感共鸣吸引观众。如本届大赛双人舞作品《我不是小马》通过互动展现幽默感,能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当下,舞蹈创作需考量艺术表达的创造性探索和舞台呈现的叙事性效果,创作出既有形式上的创新又能被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舞蹈不能复制现实,而是情感的抒发、精神的传达

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沙呷俊楠说,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绝非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编导的主体性和时代精神共振的产物,其核心不仅是艺术形式的革新,更是以身体语言构建时代镜像,深入挖掘其直击心灵的力量,实现从现实描摹到精神写实的升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青年教师柏桦认为,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核心在于表达,表达的风格与创作者的个性、气质、认知密切相关,也决定了舞蹈题材的选择、创作手法与形象塑造,标准化可能导致风格与思想的同质化,多元表达风格才能生发出更多优秀作品。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讲师刘美池强调,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核心是“人”,表达人的状态、心境、遭遇与命运。比如本届大赛作品《站着死去的马》,以马喻人,讲述个体乃至民族国家的精神气节。

研讨会最后,许锐总结,从全国舞蹈比赛到北京舞蹈大赛,多年来,舞蹈界持续关注现实题材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需要用新的形态回应人民群众需求,创造现代的文化生命体。舞蹈作为超越文字的身体语言体系,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写意的表达方式使其能够超越时空限制,直观呈现生命的境界。“舞蹈语言体系的文化审美和写意特征导致难以明确界定现实题材的标准,仍需在创作实践中秉持突破性思维、开阔选题立意视角、拓展编创视野、打破传统语言限制,深入现实生活,在火热的实践中孕育出当代现实题材作品。”许锐说。

北京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袁悦介绍了本届舞蹈大赛相关情况。研讨会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柴莹主持。

责编:王添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股交•企业风采录》第15... 安徽槿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安徽槿琳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经济开发区新桥园区新桥路1号...
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小麦测产摸准... 转自:草原云8月20日,在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农林试验站的麦田里,金色麦浪在微风中起伏,农业...
仲裁事项落定!光峰科技首秀光博... 8月21日晚间,光峰科技(688007.SH)公开披露《关于仲裁事项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近...
中天火箭公布半年报 上半年净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21日消息,...
首都在线公布半年报 上半年净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21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