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8月20日,在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农林试验站的麦田里,金色麦浪在微风中起伏,农业技术员们穿梭其间,对多个品种春小麦开展测产工作,为品种选育做好准备。
农业技术员对多个品种的春小麦进行测产。
初秋时节,良种筛选工作进入了关键节点。在测产现场,技术员通过测量株高、株距、穗长、穗粒数等方式,对各品种春小麦进行随机取样,推算亩产量。通过这种方式,技术员可全面了解不同品种春小麦的生长状况,避免因天气影响及收获损失导致数据误差。
农业技术员清查每平方米小麦株数。
“在收获前对各试验地块进行测产,预测出理想状态下单产,再通过实收精准确定各品种的最终产量,以保障小麦品种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农林试验站技术员乔义军说。
农业技术员测量记录小麦株高。
据了解,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农林试验站今年共开展国家、自治区等春小麦品比试验35项525个试验,涵盖区试、生产、异地鉴定、密度、扩繁、防病、拌种、微肥叶喷、肥料梯度等多项内容,应用了精量播种、早熟促萌、氮肥后移、“一喷三防”、低空喷防等多项农艺技术。农林试验站承接的国家春小麦品种试验,为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13个品种及生产试验6个品种的鉴定。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精准测试东北春麦不同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抗倒伏性,确保筛选出适宜东北高寒地带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麦穗弯腰,田间金黄。随着秋收大忙期的临近,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农林试验站正在加快测产与实收步伐,以精准的数据和科学分析,为今年的小麦单产提升贡献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玉琢
通讯员:王国印
新闻编辑:徐跃